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府的意思、外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府的解釋

(1).古官名。掌國内財貨的出納。《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2).外庫。與王室的倉庫稱内府相對。《穀梁傳·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 漢 劉向 《說苑·奉使》:“君賜之外府之裘,則能勝之。”《宋書·武帝紀下》:“財帛皆在外府,内無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吳禦史汴渠》詩:“貨入空外府,租輸陳太倉。東南一百年,寡老無殘粻。”

(3).外廷所設府署機關。《後漢書·孫程傳》:“ 顯 ( 閻顯 )弟衛尉 景 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 盛德門 。” 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前後考第進士及庭所策試士,踵相躡為宰相達官,與公相先後,其餘布處臺閣外府,凡百餘人。”

(4).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興廉舉孝,歲時於外府。署行議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傳》:“ 王生 才地,豈可遊外府乎?” 唐 劉禹錫 《代請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遠違輦下,十有四年。”

(5).外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兩個人走到坊口,隻見對面來了一把黃傘,兩對紅黑帽,一柄遮陽,一頂大轎。知道是外府官過,父子兩個站在房簷下看,讓那傘和紅黑帽過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外府”是古代漢語中的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是其常見義項的詳細解釋:

  1. 古官名
    指掌管國家財貨收支的官職,源自《周禮·天官·外府》中的記載:“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2. 外庫(與王室“内府”相對)
    指中央政權或地方行政機構設立的倉庫,區别于王室專屬的“内府”。例如《穀梁傳》提到“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宋書·武帝紀》亦載“財帛皆在外府”。

  3. 外廷府署機關
    表示朝廷在宮外設立的行政機構,如《後漢書·孫程傳》中描述的外府收兵事件。

  4. 京都以外的州郡或泛指外地
    引申為中央政權管轄範圍之外的區域,如王安石詩句“貨入空外府”即指地方財政。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財政、行政或地理範疇,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例如“計是時……府縣倉廪蓄積甚豐”,此處“外府”特指地方財政機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外府是什麼意思

《外府》是一個詞彙,指的是位于地方行省之外的府城。在古代的中國政治行政體系中,府城是地方行政中心,類似于現代的縣級行政區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外府》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外:部首為“大”字邊,總共有4個筆畫。

府:部首為“廣”字旁,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外府》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在古代,中國的地方行政設立了府城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府城之外就是外府。

繁體

《外府》的繁體字為「外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外府」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具體的寫法因時代而異,可參考古代文字研究資料進行深入了解。

例句

1. 這個地方是外府,距離省城還有一段距離。

2. 外府的經濟發展迅速,吸引了許多投資。

組詞

外府可以與其他詞彙組成新的詞語,例如:
- 外府縣:指行政區域位于外府的縣級行政區。
- 外府學堂:指位于外府的學校或教育機構。
- 外府人:指居住在外府地區的人。
等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外府的近義詞可以是「外地」、「外埠」等,都表示與某一地方行政中心相對的地方。

反義詞:外府的反義詞可以是「本府」,表示特定地方行政中心所在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