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殊的意思、未殊的詳細解釋
未殊的解釋
(1).未斷氣,沒死。《後漢書·來歙傳》:“ 蜀 人大懼,使刺客刺 歙 ,未殊,馳召 蓋延 。”
(2).無差異,相同。 唐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詞語分解
- 未的解釋 未 è 不,不曾,沒有:未必。未曾(唍 )。未來。未嘗。未竟(沒有完成的)。未及(a.沒有來得及;b.沒有達到)。 地支的第八位,屬羊。 用于記時:未時(下午一點至三點)。 放在句末,表示疑問:“君除
- 殊的解釋 殊 ū 不同:殊途同歸。懸殊。 特别,很:殊功。殊榮。殊勳。特殊。 斷,絕:殊死。 超過:“母氏年殊七十”。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未殊"是一個相對少見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根據現存權威漢語辭書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可歸納如下:
一、核心釋義:尚未斷絕;沒有差異
- "未" 表示否定,相當于"沒有"、"不曾"。
- "殊" 在此語境中的核心含義是"斷絕"、"分離" 或"不同"。
- "未殊" 因此意指:
- (關系、狀态)尚未斷絕或分離: 指事物之間的聯繫或某種狀态依然存在,沒有中斷或消亡。
- (事物之間)沒有差别: 指兩個或多個事物本質相同,沒有區别。
二、語源與古典文獻用例佐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一個著名的出處是班固的《漢書》:
-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見帝。’上曰:‘…我豈容貌不及平時哉?将見之。’夫人遂轉鄉歔欷而不複言。于是上不說而起。夫人姊妹讓之曰:‘…今見我毀壞,顔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複追思闵錄其兄弟哉!’夫人曰:‘…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顔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尚肯複追思闵錄其兄弟哉!’…夫人卒,上以後禮葬焉…其後上以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将軍…初,李夫人病笃,上自臨候之,夫人蒙被謝曰:‘妾久寝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願以王及兄弟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見我屬托王及兄弟,豈不快哉?’夫人曰:‘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見帝。’上曰:‘夫人弟一見我,将加賜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見。’上複言欲必見之,夫人遂轉鄉歔欷而不複言。于是上不說而起。夫人姊妹讓之曰:‘貴人獨不可一見上屬托兄弟邪?何為恨上如此?’夫人曰:‘…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顔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複追思闵錄其兄弟哉!’" (節選,關鍵句加粗)
- 在《李夫人傳》的語境中,"意尚肯複追思闵錄其兄弟哉"一句中的"意"指"心意"、"想法","尚"意為"還","肯"意為"願意","複"意為"再","追思闵錄"指"追念、憐憫、錄用"。李夫人擔心自己容貌毀壞後,皇帝對她的恩寵會斷絕("恩絕"),進而不會再照顧她的兄弟。這裡的"意尚肯"表達了"(皇帝的心意)還願意嗎?"的擔憂,核心是擔心恩寵斷絕(殊)。雖然"未殊"二字未直接連用,但"恩絕"(恩情斷絕)正是"殊"(斷絕)的體現,而李夫人所擔憂的正是皇帝對她的恩寵尚未斷絕(未殊)的狀态會因她容貌毀壞而消失。後世在引用或解釋此典故時,常提煉出"恩情未絕"的概念,與"未殊"的核心義"尚未斷絕"高度吻合。因此,《漢書·李夫人傳》的典故是理解"未殊"(指恩寵、關系尚未斷絕)的經典語境依據。
三、現代使用與理解
在現代漢語中,"未殊"極少獨立使用,主要出現在:
- 學術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引用古文時。
- 作為語素存在于個别固定表達或仿古用法中。
理解時需緊扣其核心含義"尚未斷絕/沒有差異",并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側重。其近義詞包括"未絕"、"未泯"、"無異"、"相同"等。
"未殊"意指"尚未斷絕/分離" 或"沒有差異"。它是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詞彙,其釋義主要依據古代漢語用法及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并在《漢書·李夫人傳》的相關典故中得到典型體現,用以描述關系、恩寵等尚未斷絕的狀态。現代使用範圍狹窄,多見于特定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未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èi shū,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
未斷氣,沒死
指人或生物尚未完全死亡,處于瀕死狀态。例如《後漢書·來歙傳》記載:“蜀人大懼,使刺客刺歙,未殊,馳召蓋延。”。此處描述刺客行刺後,來歙未立即死亡,仍能召喚援救。
-
無差異,相同
表示事物之間沒有明顯區别或特殊性。如唐代高適在《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中寫道:“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意指彼此情誼深厚,無需言語也能心意相通。
二、用法與語境
- 古籍引用: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與詩詞,如《後漢書》和高適詩作,多用于描述生死狀态或事物共性。
-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可能涉及其古義。
三、綜合釋義
“未殊”既可指生理上的瀕死狀态,也可引申為抽象意義上的無差别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與多義性。
别人正在浏覽...
阿瞞谙識悲翁才華橫溢冊免笞辱出恭從婢大模屍樣達尊釣碣頓曳煩疴凡類楓柳人服教踾撲伏刑高精尖乖變翰學哬哬狠闇皇灼稽角進鎮金軸劇跌诳欺款願苦雨蝲蝲蛄窂浪臨風對月理賠偻數名存實亡墨鬥判滞屏扆清吏豈其驅擄煽情述語屬着四會四禍竦擢酥融天九天離痛腳通順吐綠崴子無味俠刺賢望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