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火的意思、退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火的解釋

(1).金屬工具因受熱而降低原來的硬度。如:磨刀不帶水,容易退火。

(2).指加熱後逐漸冷卻,使金屬工件硬度降低,增加可塑性。如:這鋼絲太硬,要先退火,才能扳彎過來。

(3).指使人或動物體内的火氣減退。中醫認為身體發燒或發炎是火氣太盛所緻。 周立波 《牛》:“有些人家還用小麻油燒一盆家制的豆腐給牛吃,說是給它退退火。”

(4).指停止燃燒;熄火。 任紅舉 《蘇環打虎》:“竈裡該退火啦!紅棗稀飯八成煮成幹疙巴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退火是一個多義詞項,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可分為以下兩類:

1. 通用語義(金屬加工領域)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退火為“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之一”,指将金屬加熱至特定溫度後緩慢冷卻,以消除内應力、改善機械性能。此工藝最早見于《天工開物》記載的“熟鐵鍛後冷定,再燒紅捶打”工序,與現代金屬退火原理相通。

2. 專業術語擴展 在材料科學中,退火延伸為通過溫度調控改變材料性能的通用技術。《材料科學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指出該工藝包含三個關鍵階段:加熱保溫→晶格重組→受控冷卻,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制造、玻璃成型等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退火是金屬熱處理的核心工藝之一,其定義、目的及分類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基本過程

退火指将金屬材料加熱到特定溫度(如亞共析鋼需加熱至Ac3以上30℃~50℃),保溫足夠時間後,以緩慢速度冷卻(通常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該過程通過原子重排和相變,使材料内部結構趨于平衡狀态。

二、主要目的

  1. 改善加工性能:降低硬度(如冷軋鋼材硬度降低約20%-30%),提升塑性與切削性;
  2. 消除缺陷:通過細化晶粒(晶粒尺寸可縮小至原1/3以下)和消除殘餘應力(減少約50%-80%),防止工件變形或開裂;
  3. 優化組織結構:調整金屬内部相分布,為後續淬火等工藝提供均勻組織基礎。

三、分類與應用場景

類型 溫度範圍 適用材料 典型應用場景
完全退火 Ac3以上30℃~50℃ 亞共析鋼 鑄件、鍛件組織均勻化
球化退火 Ac1上下20℃~30℃ 高碳鋼、工具鋼 改善切削性,延長刀具壽命
去應力退火 500℃~650℃ 焊接/冷變形件 消除加工殘餘應力
再結晶退火 再結晶溫度以上100℃~200℃ 冷軋金屬 恢複塑性,便于二次成型

四、注意事項

該工藝在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廣泛,如飛機發動機葉片需經多階段退火保證組織穩定性。更多工藝參數可參考《金屬熱處理手冊》等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蒼穹逞儁觸景傷心春小麥翠碧诋案堞壘多定伐枳豐馔複舊如初凫乙高跟兒鞋龜蔔過處翰詞儉月酒沽捐軀赴難駿才亢木孔群空頭敕溜奧麻稭沒彈剝秘愛謀歡鬧嘤嘤念奴嬌(大江東去)盤松飄紅樸疎潛邸氣喘如牛齊德攘盜熱魔商場善毀善女人聲利場盛主沈默默釋聃收掘衰瘵四下私悅鎖簧貪口陶竈跳塔輪鍘頭題頭翁土地堂瘏口讬孤閑隔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