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火的意思、退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火的解釋

(1).金屬工具因受熱而降低原來的硬度。如:磨刀不帶水,容易退火。

(2).指加熱後逐漸冷卻,使金屬工件硬度降低,增加可塑性。如:這鋼絲太硬,要先退火,才能扳彎過來。

(3).指使人或動物體内的火氣減退。中醫認為身體發燒或發炎是火氣太盛所緻。 周立波 《牛》:“有些人家還用小麻油燒一盆家制的豆腐給牛吃,說是給它退退火。”

(4).指停止燃燒;熄火。 任紅舉 《蘇環打虎》:“竈裡該退火啦!紅棗稀飯八成煮成幹疙巴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退火是金屬熱處理的核心工藝之一,其定義、目的及分類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基本過程

退火指将金屬材料加熱到特定溫度(如亞共析鋼需加熱至Ac3以上30℃~50℃),保溫足夠時間後,以緩慢速度冷卻(通常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該過程通過原子重排和相變,使材料内部結構趨于平衡狀态。

二、主要目的

  1. 改善加工性能:降低硬度(如冷軋鋼材硬度降低約20%-30%),提升塑性與切削性;
  2. 消除缺陷:通過細化晶粒(晶粒尺寸可縮小至原1/3以下)和消除殘餘應力(減少約50%-80%),防止工件變形或開裂;
  3. 優化組織結構:調整金屬内部相分布,為後續淬火等工藝提供均勻組織基礎。

三、分類與應用場景

類型 溫度範圍 適用材料 典型應用場景
完全退火 Ac3以上30℃~50℃ 亞共析鋼 鑄件、鍛件組織均勻化
球化退火 Ac1上下20℃~30℃ 高碳鋼、工具鋼 改善切削性,延長刀具壽命
去應力退火 500℃~650℃ 焊接/冷變形件 消除加工殘餘應力
再結晶退火 再結晶溫度以上100℃~200℃ 冷軋金屬 恢複塑性,便于二次成型

四、注意事項

該工藝在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廣泛,如飛機發動機葉片需經多階段退火保證組織穩定性。更多工藝參數可參考《金屬熱處理手冊》等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火

《退火》是一個常用的詞彙,主要指由高溫逐漸降溫使材料或金屬回複到穩定狀态。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辶和火,并且由9個筆畫構成。它源于古時候,是中國漢字的一部分。

在繁體字中,退火以「退」和「火」兩個繁體字組成。繁體字「退」有12個筆畫,「火」有4個筆畫,合在一起就是16個筆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退火」的表現形式與現在有些差異。漢字演變過程中,「火」字的左右結構曾發生變化,古時候「火」的左邊有一個「㇏」形狀的輔助筆畫。

以下是一些關于「退火」的例句:

  1. 這個金屬需要經過退火處理,以提高其機械性能。
  2. 在制造過程中,退火可以減少材料内部的應力。
  3. 退火過程可以改變金屬的晶格結構,使其更加穩定。

一些與「退火」相關的組詞有:退火鋼、退火工藝、退火處理等。

與「退火」近義詞有:熱處理、熱處理。

「退火」的反義詞是:淬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