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座席的西頭。古代賓主相見,以西為尊,主東而賓西。《韓詩外傳》卷六:“夫倡而不和,動而不僨,中心有不合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
(2).撤除宴席。《晉書·武帝紀》:“帝雖從 漢 魏 之制,既葬除服,而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哀敬如喪者。”
“降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古代賓主相見時,以西為尊,主人坐東側,賓客坐西側。因此“降席”指代座席的西頭位置,屬于尊賢禮士的禮儀體現。例如:
指在特定場合(如喪禮期間)主動撤去宴席以示哀敬。例如: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降席”解釋為高位者讓座給低位者的成語,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引申解讀,建議以古籍用例為準。
《降席》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可指從高位下來并在座位上站立。在古代的官場禮儀中,上級官員途經下級官員時,下級官員會站起來表示尊敬。
《降席》這個詞可以拆解為「阝」和「日」兩個部首,并由5畫組成。
《降席》這個詞源自《儀禮》。在古代,貴族宴會上,當上級官員出現或離場時,下級官員要站起來迎接或送行,表示尊敬。因此,「降席」這個詞指的是從高位下來,并在座位上站立。在繁體字中,「降」這個字由部首「阜」和「卬」組成。
在古時候,「降席」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略有差異。比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降昔」,而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降徐」。
1. 在會議上,當主席到場時,與會人員紛紛起立「降席」。
2. 隨着乘客流過車廂,他們在座位上站起身來,恭敬地「降席」。
1. 升席:指官員由低位升到高位。
2. 席位:指會場上的座位。
3. 喜席:指婚禮上供給親友的座位。
近義詞:下站、起立。
反義詞:升席、坐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