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犒勞勤苦之人。《文選·張衡<西京賦>》:“割鮮野饗,犒勤賞功。” 薛綜 注:“謂饗食衆於廣野中,勞勤苦,賞有功。” 晉 張協 《七命》:“虞人數獸,林衡計鮮,論最犒勤,息馬韜弦。”
“犒勤”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由“犒”(獎勵)和“勤”(勤奮)組成,指通過物質或精神獎勵來表彰勤勞努力的人,表達對付出者的認可與鼓勵。
2. 使用場景
常見于職場、學校等需要激勵的場合,例如領導獎勵員工、教師表揚學生等。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軍事或勞動場景,如《文選·張衡》提到“割鮮野飨,犒勤賞功”,指在野外犒賞有功之人。
3.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東漢張衡的《西京賦》及晉代張協的《七命》,如“論最犒勤,息馬韬弦”,強調對辛勞者的慰勞。
4. 現代意義
現代用法延續了“獎勵勤奮”的核心,可擴展至企業績效激勵、團隊管理等領域,體現對努力成果的重視。
5. 近義詞與延伸
類似表達包括“論功行賞”“賞罰分明”等,但“犒勤”更側重對“勤勉過程”的肯定,而非單純結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漢典》《文選》等來源。
犒勤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對勞動者或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和激勵,以表彰他們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犒勤的部首是犭(quǎn),由3個筆畫組成。
犒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陽貨》中的一句話:“犒賞必罰于罪,始可勤也。”這句話強調了以獎勵和懲罰來激勵人們更加努力奮鬥的重要性,後來演變為犒勤這個詞。
犒勤的繁體字為犒勤。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犒勤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犒的古代寫法為犰,勤的古代寫法為埙。
1. 領導為鼓勵大家更加努力工作,決定對全體員工進行犒勤。
2. 在年底,公司通常會組織一次犒勤活動,表彰和感謝全年來為公司作出貢獻的員工。
1. 犒勞:表示通過獎勵和慰勞來表彰勞動者。
2. 犒賞:表示通過獎勵和酬勞來激勵人們更加努力工作。
獎勵、表彰、激勵
懲罰、處罰、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