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建房用材。《管子·山國軌》:“宮室械器,非山無所仰。然後君立三等之租於山曰:握以下者為柴楂;把以上者為室奉;三圍以上為棺槨之奉。柴楂之租若幹,室奉之租若幹,棺槨之租若幹。”
“室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主要來源于《管子》的記載:
本義解釋
根據《管子·山國軌》的記載,“室奉”指建房用材。古代根據木材的粗細劃分用途:握把以下的作為柴火(柴楂),把以上的用于建房(室奉),三圍以上的用于制作棺椁。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對山林資源的分類管理。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在家中盡職盡責”,但這種解釋缺乏古籍直接依據,可能是結合“室”(家)與“奉”(恪守)的現代語義推測。
注意點
《室奉》(shì fè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在室内供奉神靈。通常用來描述人們在室内設置神龛、神台或祭拜神像的場景。
《室奉》的首部分是宀(宀部),意為“房屋”。其後部分是奉(奉部),意為“供奉、敬獻”。總共擁有7個筆畫。
《室奉》一詞的來源比較明确,《說文解字》中有詳細的介紹。室指“房屋、室内”,奉指“供奉、敬獻”。合在一起,表示在居住的室内供奉神靈。
《室奉》的繁體寫法是「室」、「奉」。
在古代,室奉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寫法相似,依然是「室奉」。
1. 他每天都要在家中的神龛前室奉。
2. 她一邊擦拭神像,一邊室奉香火。
3. 我們在這個房間裡特意設置了一個室奉之地,供奉祖先。
室奉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擴展搭配,如「室奉神明」。
室奉的近義詞包括:室内供奉、室内祭祀。
室奉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