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洋註”。1.詳細注解。《舊唐書·薛收顔師古等傳論》:“ 師古 家籍儒風,該博經義,至于詳注史策,探測典禮,清明在躬,天有才格。”
(2).詳細注明。《清會典事例·禮部·内簾閱卷》:“令同經共閲,各列銜名,詳註批語。”
見“ 詳注 ”。
“詳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詳細注解(名詞性用法)
常見于學術或古籍研究,例如《舊唐書·薛收顔師古等傳論》中提到顔師古“詳注史策”,即指其對史書的細緻批注。
詳細注明(動詞性用法)
多用于官方文書或規範文件,如《清會典事例·禮部·内簾閱卷》中要求“詳注批語”,即要求閱卷時完整标注評語細節。
異體寫法
部分文獻中“詳注”也寫作“洋注”,屬于異體字現象。
如需更全面的曆史用例或語言學分析,可參考《舊唐書》《清會典事例》等文獻(來源:、5)。
《詳注》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詳細的注解或解釋。它通常用于書籍或文章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詳注》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言(yan)和攵(shū)。
在拆分之後,根據拼音可以知道,《詳注》的拼音為:xiáng zhù。
根據筆畫的拆分,可以知道《詳注》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6畫。
《詳注》的來源并不明确,它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特定的寫法,可能是後期出現的詞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可能将《詳注》這個詞拆分為更多的部分進行書寫,但這些寫法已經不常見。
《詳注》的繁體字為「詳註」。
1. 在這本書中,每個章節都附有詳注,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2. 這個詞典對生僻字進行了詳注,便于讀者查閱。
詳細(xiáng xì)
詳述(xiáng shù)
詳解(xiáng jiě)
詳解、注釋、解釋
簡略、扼要、概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