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伯魚的意思、伯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伯魚的解釋

(1). 孔子 的兒子 鯉 的字。見《孔子家語·本姓解》。《論語·季氏》:“ 陳亢 問於 伯魚 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後用作對别人兒子的美稱。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高堂倚門望 伯魚 , 魯 中正是趨庭處。”

(2). 漢 第五倫 的字。 倫 曆官 會稽 太守、 蜀郡 太守,擢任司空。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見《後漢書·第五倫傳》。後以“伯魚”代稱正直之臣。 唐 盧綸 《送渾鍊歸觐卻赴阙庭》詩:“露幕擁簪裾,台庭餞 伯魚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伯魚”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曆史人物及文化背景理解:


一、孔子之子孔鯉的字

  1. 身份與記載
    孔鯉(前532年-前483年)是孔子的獨子,字伯魚。其名“鯉”源于出生時魯昭公賜孔子一尾鯉魚,故以“鯉”為名,字“伯魚”。
    《論語·季氏》記載陳亢與伯魚的對話,提及孔子教導兒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2. 後世引申
    唐代起,“伯魚”常被用作對他人兒子的美稱。例如李白詩句“高堂倚門望伯魚”即用此意。


二、東漢名臣第五倫的字

  1. 人物事迹
    第五倫(生卒年不詳),字伯魚,東漢初年官員,曆任會稽太守、蜀郡太守,官至司空。以清廉正直聞名,史載其“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
    典故中,他自述雖拒收賄賂,但仍會因私心影響判斷,體現其坦蕩品格。

  2. 文化象征
    後世以“伯魚”代指剛正不阿的官員,如唐代盧綸詩句“台庭餞伯魚”即贊其風骨。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伯魚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意思和曆史背景。現在,讓我來一一解答你的問題。 意思:《伯魚》一詞意為“繁榮的漁業”。它可以形容一個地方或地區的漁業興旺發達,捕魚收獲豐富。 拆分部首和筆畫:《伯魚》的拆分部首是“人”和“魚”,其中“人”部意為人物,較為常見,而“魚”部則表示魚類動物。按照常規書寫順序,總共需要4筆。 來源:《伯魚》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據考證,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它是以一種形象鮮明的方式來形容漁業興旺發達的景象。 繁體:《伯魚》的繁體寫法為「伯魚」,使用了更複雜的字形和筆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伯魚》這個詞的意義和形狀仍然保持一緻。 例句:一個例句可以是: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小漁村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伯魚,每年都有大量的魚類資源進入市場。 組詞:這個詞可以和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伯魚村、伯魚工業等等。 近義詞:如果需要表達類似意思的詞語,你可以使用漁業興旺、捕魚豐獲等詞。 反義詞:伯魚的反義詞可以是漁業凋敝、漁獲稀少等表達方式。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答,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