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味,本地特有的食品。 宋 曾鞏 《送英州蘇秘丞》詩:“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鄉馔(xiāng zhuàn) 指古代鄉飲酒禮中宴飲賓客的菜肴,特指地方性的飲食或家鄉風味的宴席。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使用較少,主要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化語境中。
本義
指古代“鄉飲酒禮”中的宴客食物。鄉飲酒禮是周代以來地方鄉社舉辦的禮儀性宴飲活動,旨在序長幼、睦鄰裡,宴席上的菜肴即稱“鄉馔”。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10卷第1202頁。
參考鍊接:漢典“鄉馔”釋義
引申義
泛指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菜肴或鄉土宴席,常承載思鄉之情與文化記憶。
例證:清代顧炎武《日知錄·鄉飲酒》載:“鄉馔之設,所以合歡也”,強調其社交凝聚功能。
來源:《漢語大詞典》同條;《禮記·鄉飲酒義》疏解(中華書局,1989年整理本)。
參考鍊接:國學大師《日知錄》原文
“鄉馔”與鄉飲酒禮密切相關。據《儀禮》記載,此禮分“賓興”“黨正”等層級,菜肴需依禮制備辦,如“脯醢”(幹肉肉醬)、“折俎”(肢解牲體)等,體現尊卑有序的傳統倫理。
“鄉馔”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延伸内涵
三、應用示例
參考資料整合:綜合查字典(-3)、辭海及詩句出處(、7-8)等信息,以上釋義覆蓋了該詞的核心含義及文化背景。
挨也骜辟邦域卑瑣薄草柴車粗荦道念墊底兒典樂電子幹擾帝宮耳視目食房宿飛産風雨表分科躬履柺棍閨風詭崛酣縱好去赫赫魏魏恨相知晩見可而進轎封進退格雞省揪心镌載慷慨就義孔壺苦功鹿馬馬德裡買屬牛山濯濯龐然偏過菩薩魚乾急敲棋輕攏慢撚窮漂球籍缺喪溶結三尺雪僧藍生饩適行摅詞寺窪文化歲費同裯銅史土庫小宅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