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建房用材。《管子·山国轨》:“宫室械器,非山无所仰。然后君立三等之租於山曰:握以下者为柴楂;把以上者为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槨之奉。柴楂之租若干,室奉之租若干,棺槨之租若干。”
“室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主要来源于《管子》的记载:
本义解释
根据《管子·山国轨》的记载,“室奉”指建房用材。古代根据木材的粗细划分用途:握把以下的作为柴火(柴楂),把以上的用于建房(室奉),三围以上的用于制作棺椁。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对山林资源的分类管理。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在家中尽职尽责”,但这种解释缺乏古籍直接依据,可能是结合“室”(家)与“奉”(恪守)的现代语义推测。
注意点
《室奉》(shì fè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在室内供奉神灵。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室内设置神龛、神台或祭拜神像的场景。
《室奉》的首部分是宀(宀部),意为“房屋”。其后部分是奉(奉部),意为“供奉、敬献”。总共拥有7个笔画。
《室奉》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说文解字》中有详细的介绍。室指“房屋、室内”,奉指“供奉、敬献”。合在一起,表示在居住的室内供奉神灵。
《室奉》的繁体写法是「室」、「奉」。
在古代,室奉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与现代写法相似,依然是「室奉」。
1. 他每天都要在家中的神龛前室奉。
2. 她一边擦拭神像,一边室奉香火。
3. 我们在这个房间里特意设置了一个室奉之地,供奉祖先。
室奉并没有常见的组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扩展搭配,如「室奉神明」。
室奉的近义词包括:室内供奉、室内祭祀。
室奉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