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莊子》中虛拟的人名,寓意虛空高遠。《莊子·大宗師》:“ 玄冥 聞之 參寥 , 參寥 聞之 疑始 。”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雲:“參,高也。高邈寥曠,不可知也。” 鄧溥 《玄想》詩之二:“秋魂逍遙遊,夢見居 兜率 。 參寥 聞 疑始 ,乃入寥天一。”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 , 宋 僧 參寥子 蔔居于此,故稱。 宋 蘇轼 《喜劉景文至》詩:“新堤舊井各無恙, 參寥 、 六一 豈念吾。” 清 孫枝蔚 《新歲寄懷王季鴻遊浙中》詩:“泉水他時照鬢鬚, 參寥 、 六一 肯忘吾。”自注:“ 參寥 、 六一 ,皆泉名。”
參寥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參寥”原指虛空高遠之境,出自道家典籍《莊子·大宗師》,其中“玄冥聞之參寥”描述了一種超越感官、空靈澄澈的哲學境界。該詞由“參”(深究、領悟)與“寥”(空曠、幽遠)複合構成,體現對宇宙本質的探究。
二、道家哲學概念
在道家思想體系中,“參寥”被賦予三重内涵:
三、文學意象的演變
宋代文人将“參寥”詩化為藝術意象,如蘇轼《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通過“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等句,将玄理轉化為可感知的審美體驗,推動該詞從哲學概念向文學符號轉化。
四、曆史人物專稱
特指北宋詩僧道潛(1043-1106),因蘇轼贈詩《送參寥師》而聞名。其《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詩戲以此贈》中“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的名句,成為“參寥”人格化的重要注腳。該僧侶形象強化了詞彙的隱逸文化屬性。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莊子集釋》《蘇轼詩集》等典籍,以及《漢語大詞典》詞條考釋。
“參寥”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哲學概念(出自《莊子》)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大宗師》,是莊子虛拟的人名,象征虛空高遠的境界。原文提到“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陸德明在《經典釋文》中引李頤注:“參,高也;寥,曠也”,指一種超越世俗認知、邈遠不可捉摸的宇宙本源狀态。後世文人如鄧溥在《玄想》詩中化用此典,表達對超然境界的追求。
地理名稱(杭州西湖泉名)
宋代僧人參寥子(道潛)曾隱居杭州西湖智果寺,寺中一泉因此得名“參寥泉”。這一名稱将莊子哲學意象與具體景觀結合,成為文人雅士寄托隱逸情懷的文化符號。
擴展說明:
霭昧白劄子變型弼佐鹁姑薄刑镵鎸成歡成勳除開村話大吃大喝地傅诋忤高天厚地告終鈎邊貫虹橫肉花骨頭華甍黃狀鑒略結愲九筋黃局鼃克翦纩綿勞動力樂逸連榱聯電落得南江呶聲呶氣乾嗝箧匮輕涼親重邛杖崷崪旗望全忠阙簿人間地獄三都賦色拉山鵲少安無躁審辨神往石淙柿蔕視爲畏途守捉訟訴天辟通稿沃淫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