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 玄冥 闻之 参寥 , 参寥 闻之 疑始 。”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 邓溥 《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 。 参寥 闻 疑始 ,乃入寥天一。”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 , 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 、 六一 岂念吾。” 清 孙枝蔚 《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 参寥 、 六一 肯忘吾。”自注:“ 参寥 、 六一 ,皆泉名。”
参寥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参寥”原指虚空高远之境,出自道家典籍《庄子·大宗师》,其中“玄冥闻之参寥”描述了一种超越感官、空灵澄澈的哲学境界。该词由“参”(深究、领悟)与“寥”(空旷、幽远)复合构成,体现对宇宙本质的探究。
二、道家哲学概念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参寥”被赋予三重内涵:
三、文学意象的演变
宋代文人将“参寥”诗化为艺术意象,如苏轼《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通过“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等句,将玄理转化为可感知的审美体验,推动该词从哲学概念向文学符号转化。
四、历史人物专称
特指北宋诗僧道潜(1043-1106),因苏轼赠诗《送参寥师》而闻名。其《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中“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的名句,成为“参寥”人格化的重要注脚。该僧侣形象强化了词汇的隐逸文化属性。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庄子集释》《苏轼诗集》等典籍,以及《汉语大词典》词条考释。
“参寥”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哲学概念(出自《庄子》)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是庄子虚拟的人名,象征虚空高远的境界。原文提到“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引李颐注:“参,高也;寥,旷也”,指一种超越世俗认知、邈远不可捉摸的宇宙本源状态。后世文人如邓溥在《玄想》诗中化用此典,表达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地理名称(杭州西湖泉名)
宋代僧人参寥子(道潜)曾隐居杭州西湖智果寺,寺中一泉因此得名“参寥泉”。这一名称将庄子哲学意象与具体景观结合,成为文人雅士寄托隐逸情怀的文化符号。
扩展说明:
安吉搬弄褊忿鄙拙步罡踏斗部校裁画城阖成言赤肉宠服重阳餻出群材打博单衣牒牍对句哆哆发棹浮萌腐乳搆讦鼓奏黑色幽默护霜絶絃絶样俊异掬示抠心挖肚筐举林产吝书鸾軿伦类蛮蕉鸣鶪命缕秘色南昌内熊宁馨拍但怕莫瓢勺千金菜慊然崎嵚历落绒面山字太守沈退折易蜀川蜀犬蒜头素域温衾扇枕吾们吴门卒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