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後以“設容”指确立禮儀形式。《初學記》卷十三引《春秋說題辭》:“禮者,所以設容,明天地之體也。”
“設容”是古代漢語中的合成詞,其含義與禮儀形式相關,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設容”指确立或布置禮儀形式,尤其強調禮儀的外在表現。該詞源自《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幼年“陳俎豆,設禮容”的行為,即通過擺放禮器、模仿禮儀動作來學習禮制。
構詞分析
經典出處
《初學記》引《春秋說題辭》提到:“禮者,所以設容,明天地之體也”,表明禮儀通過“設容”來體現天地的秩序(、)。
相關概念
“禮容”是“設容”的延伸,指符合禮制的儀态舉止。例如《史記》中描述孔子幼年遊戲時模仿的正是這類規範(、)。
該詞屬于曆史語境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讨論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史記》《初學記》等原文語境理解。
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史記》《初學記》等古籍記載,以及“設”“容”的獨立釋義(參考、3、5、7)。
設容是一個由“言”和“攵”組成的漢字,它的意思是安排、規定外貌和行為。
設容的部首是言(yan2),總共有11個筆畫。
設容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由古代的文字演變而來。在古代,人們會根據個人品德、性格和社會地位來規定他們的外貌和行為,所以産生了設容這個概念。
在繁體字中,設容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設容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上方多加了個“缶”字頭,表示它的意思是與酒器相關的。這個寫法在今天已經不再使用。
1. 為了維持良好的工作形象,公司要求員工設容得體。
2. 在封建社會,人們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設容來符合社會規範。
設想、設立、設備、設施、設定
規定、安排、規範
放任、不顧、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