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髓淪膚的意思、浃髓淪膚的詳細解釋
浃髓淪膚的解釋
見“ 浹髓淪肌 ”。
詞語分解
- 浃的解釋 浃 (浹) ā 濕透:汗流浃背。 周匝:浃日(古代以幹支為“浃日”)。浃辰(稱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為“浃辰”)。 深入,融洽:浃洽。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膚的解釋 膚 (膚) ū 肉體表面的皮:皮膚。肌膚。切膚之痛。體無完膚。 表面的,淺薄的:膚淺。膚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膚公”(“膚公”即“大功”)。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浃髓淪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信息
- 拼音:jiā suǐ lún fū(部分資料注音為jiá suǐ lún fū,但主流讀音為jiā)
- 出處:最早見于《淮南子·原道訓》:“不浸于肌膚,不浃于骨髓。”
- 字面義:指浸透肌肉,深入骨髓。
- 比喻義:形容感受極深,或受到的影響、恩惠極為深刻。
2. 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用于描述感受或影響的深度。
- 例句:宋代範成大《謝江東漕楊廷秀秘監送江東集并索近詩二首》中寫道:“浃髓淪膚都是病,傾囷倒廪更無詩。”
3. 近義詞
- 主要近義詞為“浃髓淪肌”,兩者意義幾乎相同,均強調深入身心的感受。
4. 注意事項
- 讀音:注意“浃”讀jiā(第一聲),而非jiá。
- 結構:屬聯合式成語,含誇張色彩,多用于書面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演變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淮南子》原文或宋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浃髓淪膚》的意思
《浃髓淪膚》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勤奮學習或努力工作到極限的程度。它表示一個人對于學習或者工作的投入程度非常高,已經到了超越一般人的地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浃髓淪膚》的拆分部首是水、骨、皮、月,分别有4、9、85、74個筆畫。
來源
《浃髓淪膚》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唐朝韓愈的《進學解》,其中有一句語錄:“測發謟谀,矜功滄海,從白首之心,至于浃髓淪膚。”這句話意思是:從年輕時期開始如此努力,一直到年老,都應該保持學習的心态。這句話的其中一部分成為了現在《浃髓淪膚》這個成語的來源。
繁體
《浃髓淪膚》的繁體字為《浹髓淪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浃髓淪膚》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并無明顯差異。
例句
小明為了考試不斷加班加點地學習,浃髓淪膚。
組詞
勤奮、刻苦、努力
近義詞
殚精竭慮、精益求精、鞠躬盡瘁
反義詞
敷衍塞責、漫不經心、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