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河的意思、江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河的解釋

(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長江和黃河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孟子·盡心上》

(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稱

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小而為大。——《莊子·則陽》

詳細解釋

(1). 長江 和 黃河 。《墨子·親士》:“ 江 河 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以此易見,比彼難曉,猶溝澮之方 江 河 ,螘垤之并 嵩 岱 也。”

(2).指大河流。《六韬·守土》:“涓涓不塞,将為江河。”《宋史·食貨志下二》:“州縣督捕加峻,私小黃錢投委江河,不敢復出。”《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老翁有緣,幸遇小生相救。不然,今日是個屋舍,後日是個江河,君家且葬魚腹矣。” 淩力 《星星草》第四章四:“ 遵王 擡頭望去,大隊像滾滾江河似地奔騰向前。”

(3).猶江山,山河。《晉書·王導傳》:“ 周顗 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按,江河,《世說新語·言語》作“山河”。

(4).猶江湖。泛指四方各地。《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權隱在江河,龍門終一過。” 清 王韬 《甕牑馀談·外國牙科》:“其所稱牙有蟲者,以藥敷之,頃刻可出,此皆係江河鬻術者為之,非果具有真實本領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江河”在漢語詞典中屬于複合式合成詞,由“江”和“河”兩個單字組成,均指自然形成的大型水道。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核心定義為“泛指大河流”,特指長江與黃河,例如“江河奔流”形容水勢浩大,《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補充其可引申為“國家版圖”或“曆史進程”的象征,如成語“江河行地”比喻恒久不變的自然規律。

從詞源演變看,“江”在甲骨文中原指長江專稱,《說文解字》記載其本義為“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後擴展為南方大川通稱;“河”最初專指黃河,《水經注》載“河出昆侖”,至漢代逐漸泛指北方水道。二者并列使用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南北朝後“江河”成為通用詞彙。

在文化内涵層面,江河承載着中華文明的農耕記憶,《詩經》中“關關雎鸠,在河之洲”反映早期黃河流域生活場景,《中國地理大百科》指出長江與黃河并稱“母親河”,其流域覆蓋中國45%的耕地面積。地理學上,現代标準以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超50億立方米作為江河劃分依據(《地理學名詞》科學出版社,2020版)。

語言應用方面,“江河”常與自然現象搭配,如“江河日下”比喻事物衰退,“江河湖海”構成四字格表達水域系統整體概念。需要特别說明的是,當代地理術語中“江”“河”已無南北地域區分,命名差異主要源于曆史習慣,例如東北的黑龍江與華北的海河并存。

網絡擴展解釋

“江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專指長江與黃河
    作為中國兩大河流的并稱,常用于古文典籍。例如:

    • 《孟子·盡心上》:“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 《墨子·親士》:“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
  2. 泛指大型河流
    可指代一般的大河,強調其規模與氣勢。例如:

    • 《莊子·則陽》:“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小而為大。”
    • 《六韬·守土》:“涓涓不塞,将為江河。”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江山或山河
    常以“江河”暗喻國家疆土或自然景觀。例如:

    • 《晉書·王導傳》中“舉目有江河之異”,以“江河”代指山河變遷。
  2. 代指“江湖”或四方各地
    在文學作品中可擴展為地域或社會層面的廣闊空間。例如:

    • 《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權隱在江河,龍門終一過。”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江河”多保留其自然屬性,例如:


四、詞源補充

“江”本義特指長江(如“江左”“江表”均與長江相關),“河”特指黃河,後泛化為大河通稱。二者結合後,“江河”既可特指長江黃河,亦可泛指大型河流。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例句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民如子擺治暴富本真邊幼節不堪造就布指超級吃驚沖舉吹花出樹辭解辭書叢山峻嶺打揢,打揢兒蹈波禱請倒裝門對酌方釳賈人寒角寒鴉含蘊厚薄歡顔虎頭燕額踐帝劍玺監押極颠禁火天局地籲天立馬萬言龍門筆貓掌風綿綢麪蠒暖呼呼盤布旁白漂田屏風格遷拜牽惹曲線美入舍三謡曬場神蕩甚或至于誓以皦日耍手藝送令丸泥封關五莖烏銀響珰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