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屬官;從吏。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哭金路分應>詩序》:“予之北行也,人情莫不觀望,僚從皆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七·三無》:“ 杜鴻漸 帥 西川 ,每于暇日,與僚從宴觴驛樓,命家僮作樂。”
“僚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liáo cóng
基本含義:指“屬官”或“從吏”,即古代官員的隨從、下屬官吏。
文獻記載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古代官場或曆史文獻中,強調官員與下屬的從屬關系。例如:“市南宜僚從外地歸來,特拜見魯侯,欲與談見聞”(的造句示例)。
“僚從”是古代對下屬官吏的統稱,常見于曆史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角色。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僚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跟隨在身旁的人,特指官吏的屬員。
《僚從》的部首是人字旁,拆分為「亻」和「從」兩個部分。筆畫數為10畫。
《僚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莊子·解牛》:“僚從者所以失去群,失去群者所以失去道,失去道者所以失去,以至于遺。”
《僚從》的繁體字為「僚從」。
在古時候,漢字「僚從」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從」字的上半部分是「人」字旁,下半部分是「口」字旁。所以整個字形比現代的稍微複雜一些。
1. 他在公司是主管,手下有一些忠誠的僚從。
2. 對于領導的決策,大家都應該積極配合,做好忠誠的僚從。
3. 作為領導的僚從,我們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同僚、僚友、僚屬、僚人、僚佐。
部屬、屬員、屬吏、屬員。
首長、領導、上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