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約施博的意思、守約施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約施博的解釋

謂所操者簡易而施與者廣大。語本《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書》:“所謂本亂而求末之治,無是理也。故曰‘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此正脈也,此至易至簡之學,守約施博之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約施博”是一個出自《孟子》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所持守的内容簡練,但施行時卻能産生廣泛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意為“言語淺近但含義深遠的是善言,操持簡約而影響廣泛的是善道”。明代李贽在《答耿司寇書》中也引用此語,強調修身的重要性。

二、釋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 守約:操持簡練(約指簡約、精要)
    • 施博:施行效果廣博(博指廣泛、深遠)
      合指通過把握核心要義,實現廣泛影響,即“以簡馭繁”的智慧。
  2. 深層内涵
    強調方法論上的效率與廣度結合,如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邏輯,即從個人修養(約)擴展至社會影響(博)。

三、應用場景

四、易混淆點說明

部分釋義(如)将“守約”解釋為“遵守約定”,實為誤解。此處“約”意為簡約,而非契約。需結合經典原文理解本義。

提示:如需具體用例或延伸讨論,可參考《孟子》原文及李贽相關著作(來源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約施博》的意思

《守約施博》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秉持諾言,忠誠誠實,并且待人寬厚仁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約施博》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宀(寶蓋頭部)和言(讠,講話的意思)。字形結構上可以拆分為 8 個筆畫。

來源

《守約施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孫子兵法・溫故篇》中。主要表達的是在軍事行動中,将領和士兵應該遵循約定的原則,并且善待俘虜和平民。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秉持諾言,待人寬厚的意義。

繁體

《守約施博》的繁體字為「守約施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守約施博」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并不容易确定,因為漢字在演化過程中經曆了多次改革和變革。

例句

他一直守約施博,從未辜負過我們的信任。

近義詞

守信執諾、忠厚誠實、克勤克儉。

反義詞

背信棄義、欺詐不信、不守承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