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imely rainfall]∶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kindness]∶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
(1).滋潤作物的雨水。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甘雨膏澤,嘉生所以繁榮也,而枯木得之以速朽。” 唐 韋應物 《觀田家》詩:“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元 王祯 《農書》卷十八:“然皆洑流内達,膏澤傍通,水利之中,最為永便。”
(2).比喻恩惠。《孟子·離婁下》:“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 焦循 正義:“為臣之時,諫行言從,德澤加民。” 漢 班固 《西都賦》:“功德著乎祖宗,膏澤洽乎黎庶。”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6*言6*書》:“朝廷每一令下,其意雖善,在位者猶不能推行,使膏澤加於民。”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沐浴膏澤,解脫塵勞,實惟斯人之賜,於是尊仰而崇拜之。”
(3).猶言民脂民膏。《國語·晉語九》:“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 唐 陸贽 《答宰臣請複禦膳表》:“凋戶疲甿,膏澤已竭。”
(4).比喻物的精華。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上:“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書》:“是故一介之士,屏人獨處,仰而思,俯而書,無論富貴酣養者,不足與其旨甘,分其膏澤。”
(5).潤發用的油脂。 明 劉基 《喜遷莺·梅花》詞:“膏澤無加,鉛華不禦,應與素娥争麗。” 清 唐甄 《潛書·太子》:“如置膏澤於冶火之中,如置膠革於淫雨之中,豈有幸哉。”
滋潤。《國語·晉語四》:“ 重耳 之仰君也,若黍苗之仰陰雨也;若君實庇廕膏澤之,使能成嘉穀,薦在宗廟,君之力也。” 唐 韓愈 《袁州祭神文》之三:“田穀将死,而神膏澤之;百姓無所告,而神恤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膏澤漢語 快速查詢。
“膏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對農作物生長有益的及時雨,常被用來形容自然恩惠。例如:
引申為對百姓或他人的恩惠,多用于政治或社會層面。例如:
在部分文獻中,也指代民衆的財富或資源。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典文獻相關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