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紳笏的意思、紳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紳笏的解釋

(1).大帶與笏闆。古仕宦者所服用。《宋史·劉伯正傳》:“ 伯正 立殿下,紳笏儼然,聲色不動。”

(2).指做官。 宋 陳造 《惟安堂賦》:“審吾身之易安,顧何賴於紳笏。”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黃陂丞兼懷赤方先生》詩:“平生獨奇尚,紳笏一時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紳笏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紳”和“笏”兩個意象組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紳”指士大夫束腰的大帶,象征身份與禮儀規範;“笏”是古代官員朝會時手持的記事玉闆或竹木闆,記錄重要政務。二字連用,既指代官員的服飾禮器,又引申為仕宦階層的身份象征。

從詞源演變看,《禮記·玉藻》記載“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說明笏最初是君臣議政的實用工具,後逐漸演變為官員品級的标志。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舍簪笏于百齡”的表述,更将“笏”抽象化為官職的代稱。這種語言現象體現了古代中國“以物明禮”的文化傳統。

在文化内涵層面,紳笏承載着三重象征意義:其一作為禮儀符號,規範官員朝儀舉止;其二作為階層标識,區分士大夫與平民;其三作為政治隱喻,寄托儒家“修身齊家治國”的仕途理想。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此類器物名詞的深層含義需結合禮制背景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紳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官員的服飾配件,即大帶(紳)和笏闆(笏),象征官員的身份與權力,後引申為仕途地位或官職本身。

二、具體解釋

  1. 本義

    • 紳:士大夫束腰的大帶,下垂部分稱“紳”,代表身份。
    • 笏:君臣朝會時手持的狹長闆,用于記事,材質分玉、象牙、竹等,體現官職等級。
      兩者結合,代指官員的儀态與權柄,如《宋史》載“紳笏俨然,聲色不動”。
  2. 引申義
    直接指代做官或官場生涯。例如宋代陳造在賦文中提到“何賴於紳笏”,清代曹寅詩句“紳笏一時情”,均以“紳笏”隱喻官職。

三、使用場景

四、關聯知識

古代官員通過“紳笏”展現威儀,類似現代制服或徽章的功能。笏闆在不同朝代有嚴格規制,如唐代五品以上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用竹木笏(可補充自文化常識)。

别人正在浏覽...

盎司闆幹褙子並鄰袃蒯赤道坐标系大服得便調集都團對口快闆剁碎豐馨浮踴缸盆公報私仇勾股韓歐豪寵黑地惚恍惠顧謇谏祭獺絶類離羣開敷狼火臨終關懷六铢馬蚿美懋美睡眉揚目展妙舞清歌密觇民爵淺酌奇才異能頃倒曲棍日薄崦嵫睿鑒喪門折色侍長十夫客輸服水皮水秋千嘶酸松柏趟馬投林土紳尪孱蜿蟤烏咽相怨效瑞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