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斟,淺飲。 唐 白居易 《泛太湖書事寄微之》詩:“玉杯淺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終。” 唐 蘇郁 《步虛詞》詩:“流霞淺酌誰同醉,今夜笙歌第幾重。” 清 納蘭性德 《缑山曲》詞:“淺酌勸君休盡醉,人間百歲酒初醒。”
“淺酌”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iǎn zhuó,其核心含義是少量飲酒,具體解釋如下:
文學描寫
唐代白居易《泛太湖書事寄微之》中寫道:“玉杯淺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終”,描繪了文人雅士淺飲伴樂的閑適場景。
清代納蘭性德亦有“淺酌勸君休盡醉”之句,體現含蓄的飲酒态度。
日常表達
如“秋高氣爽重陽到,丹桂飄香情意濃;淺酌一杯菊花酒,深深思念在酒中”,将淺酌與節日、情感結合,凸顯文雅氛圍。
“淺酌”不僅限于飲酒,也可引申為對事物的“適度嘗試”,但此用法較少見。其核心始終圍繞“節制”與“雅緻”的意象,常見于古典詩詞或現代抒情語境中。
《淺酌》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淺”和“酌”兩個字。這個詞語表示的意思是“輕輕地喝酒”,通常指的是喝酒的方式或态度比較輕松、隨意。
“淺”字的部首是“水”,共有9個筆畫;“酌”字的部首是“酉”,共有10個筆畫。
《淺酌》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鴻雁》中,原文為“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歸,百兩禦。毋失飲食,不失寝兮!”當中提到了“淺酌”。這個詞語也有繁體字“淺酌”。
古時候,“淺”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結構略有差别;而“酌”字的古時候寫法中,“酉”字位于上方,下方則是“勺”字。這種寫法是因為“酉”是酒器的象形字。
1. 他們三人相聚在花園喝着淺酌,暢談人生。
2. 在這個繁忙的都市中,我們需要時不時地淺酌一杯,放松身心。
淺酌并不常見于組詞,不過可以和一些形容詞、動詞搭配,比如:輕松淺酌、悠閑淺酌、隨意淺酌等。
近義詞:輕酌、微酌。
反義詞:深飲、痛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