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柏的意思、松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柏的解釋

(1) [pine and cypress]∶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chaste;pure and undefiled]∶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grave]∶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解釋

亦作“ 松栢 ”。松樹和柏樹。兩樹皆長青不凋,為志操堅貞的象征。《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荀子·大略》:“歲不寒無以知松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栢之質,淩霜猶茂。” 清 方文 《送萬茂先應征北上》詩:“同心指松柏,高言洽芝蘭。”參見“ 松柏後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松柏的含義可以從植物特征和文化象征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植物特性 松柏是松樹與柏樹的合稱,屬于松科常綠喬木。其葉片呈鱗片狀或針狀,樹冠呈金字塔形,具有極強的耐寒性(可耐-60℃)與耐熱性(可耐50℃),廣泛分布于中國華北、華東及高寒地區。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堅貞品德的隱喻

    • 源自《荀子·大略》中“歲不寒無以知松柏”的論述,比喻人需經曆考驗才能彰顯高尚節操。
    • 與竹、梅合稱“歲寒三友”,象征逆境中保持氣節的精神。
  2. 生命力的象征

    • 因四季常青的特性,常被引申為長壽意象,如《禮記》以“松柏之有心”喻指人的内在堅韌。
  3. 特殊場景的指代

    • 古代墓地常植松柏,故詩詞中常借指墳墓,如《與陳伯之書》中“将軍松柏不剪”即暗喻祖墳安甯。

三、其他延伸含義 在建築與園林中,松柏因樹形優美被廣泛用作景觀樹,其木質也被用于建材。現代語境中,“松柏精神”更成為表彰模範人物的常用比喻,如抗疫期間對醫護人員的贊譽。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松柏》的意思

《松柏》這個詞通常指代松樹和柏樹,是兩種常見的樹木。它們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松》的拆分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7。

《柏》的拆分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松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柏代表着堅貞、長壽和忠誠等美好的品質。因此,松柏也常被用來形容堅韌不拔的人或事物。

《松柏》的繁體字為「松柏」,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松」和「柏」的字形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的古字形如下:

松:林中有樹,頂部有梢。

柏:木幹前有幾點分叉,像樹枝。

例句

1. 他堅韌不拔,如同一棵松柏。

2. 這座城市的建築被松柏環抱着。

組詞

松樹、柏樹、松柏林、垂松、翠柏、松柏盆景。

近義詞

松柏的近義詞包括松林、柏林、松濤、柏翠。

反義詞

松柏的反義詞包括殘枯、死氣沉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