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沈葆桢的意思、沈葆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沈葆桢的解釋

(1820-1879)清末官員。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撫,鎮壓太平軍。調任福建船政大臣,主辦福州船政局。後被派為欽差大臣,辦理台灣海防,對開發台灣有所貢獻。1875年升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擴充水師,督辦海防,與李鴻章同為清政府籌建海軍的主持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沈葆桢”是清代晚期重要曆史人物的姓名,并非成語或普通詞彙。以下為綜合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人物背景
沈葆桢(1820-1879),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其名“葆桢”由林則徐所起,寓意“永葆國家棟梁之材”(古稱立柱為“桢幹”,代指國之重臣)。

二、主要貢獻

  1. 洋務運動與近代工業奠基
    1866年擔任首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家專業造船廠,并設立船政學堂(中國首所海軍學校),培養出嚴複、鄧世昌等人才,推動近代海軍與科技教育發展。

  2. 鞏固台灣防務與開發
    1874年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台,挫敗日本侵台計劃,設立府縣、開墾土地、興辦煤礦,奠定台灣現代化基礎。

  3. 海軍建設與國防
    1875年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與李鴻章共同主持籌建近代海軍,擴充水師并加強東南海防。

三、曆史評價
沈葆桢被視作中國近代造船、航運及海軍建設的奠基人之一,谥號“文肅”,其奏稿收錄于《沈文肅公政書》。他兼具傳統儒學修養與近代革新思想,是洋務運動中務實派的代表。

注: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及“沈葆桢”作為成語形容人嚴肅莊重,但此說法缺乏可靠依據,可能是對明代沈括(字存中)或其他人物的誤傳,建議以曆史人物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沈葆桢

沈葆桢是一個常見的中文人名,通常用于男性姓名。它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沈、葆、桢。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沈”是由水部和沈的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7畫;詞語“葆”是由艹部和寶的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11畫;詞語“桢”是由木部和貞的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與繁體

沈葆桢是一個常見的漢族姓氏加名字的搭配。其中,“沈”是一個常見的姓氏,源于古代一個叫沈國的地名,表示這個家族的起源地;而“葆桢”則是一個常見的名字,用于搭配姓氏使用。

在繁體字中,沈葆桢的寫法為沈葆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籍資料顯示,在古代,沈葆桢的寫法為沈寳楨。

例句

1. 沈葆桢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他在物理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2. 昨天我在圖書館遇到了沈葆桢先生,我們一起讨論了一些關于文學的話題。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沈氏家族、葆德、桢木。

近義詞:沈葆臻、沈寶、葆梁、桢石。

反義詞:沈現、葆明、桢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