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羁囚的意思、羁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羁囚的解釋

亦作“羇囚”。1.拘留;囚禁。 唐 柳宗元 《首春逢耕者》詩:“農事誠素務,羈囚阻平生。” 宋 葉適 《題<拙齋詩稿>》:“ 昭武 雖佳山水,惜君羈囚掩躓,而餘既七十,謝世待死,無復會期矣。” 吳梅 《風洞山·完忠》:“泥犂獄雖則是羈囚暫免,凄涼況早則是酸辛嘗遍。” 田漢 《獄中雜詠》之四:“羈囚反覺孱軀健,苦鬥由他華髮添。”

(2).囚犯。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如羇囚兮在縲紲,憂慮萬端無處説。”《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程萬裡 見説亦是羈囚,觸動其心,不覺也流下淚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羁囚(jī qiú)是漢語複合詞,由“羁”與“囚”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被束縛、拘禁的狀态或對象,多用于形容人身自由受限制的處境。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與文獻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釋為:“拘系;囚禁。”強調外力對個體的強制性束縛,常見于描述戰俘、罪犯或政治犯的境遇。

    例證:唐代劉長卿《送李校書赴東浙幕府》詩:“稚子憐纨绔,羁囚怯豺狼。”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受羁絆的囚徒,引申指受困不得自由。”突出從具體拘禁到抽象困境的語義擴展。

    例證:柳宗元《答問》:“羁囚橫縱,未有任其咎者。”


二、字源解析

二字合成後,“羁囚”兼具物理拘禁與精神困頓的雙重隱喻,如李賀《緻酒行》:“羁囚始信天難問,憔悴空悲命不齊。”


三、文學與曆史語境中的運用

  1. 指戰俘或囚犯

    杜甫《遣興》:“羁囚未遽死,喪亂實多虞。”反映安史之亂中百姓被擄為囚的苦難。

  2. 喻指仕途困頓

    王維《留别山中溫古上人兄》:“羁囚阻平生,心迹漸如掃。”以“羁囚”自況官場失意。

  3. 象征命運束縛

    白居易《寓意詩》:“形骸為羁囚,冠帶嬰桎梏。”批判禮教對人性的禁锢。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影印本).
  4. 《全唐詩》. 中華書局, 1999(點校本).

(注:因古籍原版無網絡鍊接,标注出版社與年份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羁囚”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動詞含義:指拘留、囚禁的行為。該詞源自古代文獻,常見于描述人身自由被限制的狀态。例如唐代柳宗元《首春逢耕者》中“羇囚阻平生”,即表達被囚禁阻隔人生的無奈。
  2. 名詞含義:指被囚禁的人,即“囚犯”。如宋代葉適詩句提到“惜君羇囚掩躓”,此處“羇囚”即指身處困境的囚徒。

二、用法與語境

三、相關拓展 “羁囚”在古籍中常與“掩躓”(困頓)、“謝世”(去世)等詞搭配,多用于抒發懷才不遇或身陷囹圄的感慨,如宋人葉適作品中即通過此詞表達對友人遭遇的惋惜。

如需查看更多古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柳宗元、葉適相關詩文。

别人正在浏覽...

艾酒豹貓裨笠餅乾碧沚不尴尬不鮮慚恚陳德吃驚重帛丑地川梁悴劣東奔西走二把手訛頭發付豐龐鳳儀獸舞富堪敵國服侍割骨療親豪隽畫笥毀胔賤荊建事雞酒九層糾帥絕妙好辭開洩狂酒廉锷鑪錘馬轝沒多少甿戶目染漂齧飄歘凄洏請吃青苔篇請益晴晝權準冗複使幕率土大将軍雙回鼠偷梯愚入聖吐絮霞光箱工小時節霞影息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