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梓的意思、上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梓的解釋

古時以木版印刷,将文字刻于木版上,謂之上梓,亦稱付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梓(shàng z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印刷術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語境,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将文字或圖案雕刻在梓木制成的印版上,為印刷做準備。引申為書稿付印的過程。

字義拆解:


二、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1. 古代印刷工藝

    在雕版印刷時代,“上梓”是成書的關鍵步驟。書稿經校對定稿後,由刻工将文字反向雕刻于梓木闆(後亦用梨木、棗木),制成印版方可批量印刷。

    :清代典籍《四庫全書總目》載:“文稿審定,即命上梓。”

  2. 與“付梓”的關聯

    “付梓”強調交付刻印的動作,而“上梓”側重刻版的具體操作,二者常互通,均指書籍進入印刷階段。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上梓:即刻版。梓,木名,古代多以梓木雕版印書,故稱。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542頁)

  2. 《辭源》(修訂本)

    梓為制版之材,故稱刻版印刷曰上梓或付梓。

    (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0143頁)


四、現代延伸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上梓”仍用于正式出版宣告或古籍研究領域,如:

該文獻曆時三年校勘,終将于明年上梓發行。


五、梓木的特性與選擇依據

梓木(Catalpa ovata)因木質均勻、耐水耐腐,成為雕版首選。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已載其工效:“梓木質柔易刻,墨色滲透均勻,印萬幅而不失真。” 這一特性奠定了其在印刷史中的地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2015.
  3. 錢存訓.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注:書中詳述梓木在印刷中的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上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印刷技術相關,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上梓”指古時木版印刷的工序,即将文字刻于木版(通常為梓木)上,以便後續印刷。這一過程也稱為“付梓”。

二、詞源解析

  1. “梓”的含義:梓樹(學名:Catalpa ovata)是一種落葉喬木,木質細膩適合雕刻。古代常用其木材制作書版,因此“梓”成為印刷木版的代稱。
  2. “上”的引申義:此處指将文字“上”到木版,即雕刻過程。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五、補充信息

據部分資料提及,“上梓”可能起源于唐代文人刻印文集的傳統,但具體典故未見于高權威性文獻。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日常使用頻率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梓”的植物特性或古代印刷工藝細節,可參考植物學或印刷史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挨凍受餓抱拙彬蔚參訣車塵馬足稱秩垂鑒膽喪魂消掉膘鬥而鑄兵剟材扼腕長歎罰一勸百貫洞雚蒻挂軸咕咚過不及孤吟含經黃鐵绛仙荊棘載途救兵決事可畏淩澌蹓彎龍茶梅花嶺秘密藏鳴跸内饋旁孼畔亂毗狸起明傾蕩求神忍順如願以償山鵑食前方丈衰枯樹阙夢唐寅掏腰包天理昭彰體變脫鞴望夕韡韡微詳五動武勇夏官象似相刑香獐子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