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梓的意思、上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梓的解释

古时以木版印刷,将文字刻于木版上,谓之上梓,亦称付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梓(shàng z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印刷术语,现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语境,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将文字或图案雕刻在梓木制成的印版上,为印刷做准备。引申为书稿付印的过程。

字义拆解:


二、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1. 古代印刷工艺

    在雕版印刷时代,“上梓”是成书的关键步骤。书稿经校对定稿后,由刻工将文字反向雕刻于梓木板(后亦用梨木、枣木),制成印版方可批量印刷。

    :清代典籍《四库全书总目》载:“文稿审定,即命上梓。”

  2. 与“付梓”的关联

    “付梓”强调交付刻印的动作,而“上梓”侧重刻版的具体操作,二者常互通,均指书籍进入印刷阶段。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上梓:即刻版。梓,木名,古代多以梓木雕版印书,故称。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542页)

  2. 《辞源》(修订本)

    梓为制版之材,故称刻版印刷曰上梓或付梓。

    (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0143页)


四、现代延伸用法

在当代语境中,“上梓”仍用于正式出版宣告或古籍研究领域,如:

该文献历时三年校勘,终将于明年上梓发行。


五、梓木的特性与选择依据

梓木(Catalpa ovata)因木质均匀、耐水耐腐,成为雕版首选。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已载其工效:“梓木质柔易刻,墨色渗透均匀,印万幅而不失真。” 这一特性奠定了其在印刷史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15.
  3. 钱存训.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注:书中详述梓木在印刷中的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上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印刷技术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上梓”指古时木版印刷的工序,即将文字刻于木版(通常为梓木)上,以便后续印刷。这一过程也称为“付梓”。

二、词源解析

  1. “梓”的含义:梓树(学名:Catalpa ovata)是一种落叶乔木,木质细腻适合雕刻。古代常用其木材制作书版,因此“梓”成为印刷木版的代称。
  2. “上”的引申义:此处指将文字“上”到木版,即雕刻过程。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汇

五、补充信息

据部分资料提及,“上梓”可能起源于唐代文人刻印文集的传统,但具体典故未见于高权威性文献。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如需进一步了解“梓”的植物特性或古代印刷工艺细节,可参考植物学或印刷史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乳白铁树保泰持盈宝藏碑学超低温痴愚磁瓦诋呵伏怨鳏惸瞶瞶牯子后父黄锺瓦缶荐陈见颜剪刈讥察机穽金牓颈戾爵谥克敬科条夸衒库仑定律喇唬劳形历指龙笺挛缩论酬萝藦弥缝鸣珂锵玉弭佩褭娉旁人喷洒朴父娉命钦谋楸线七杂八色劝释热处理热性三鼎甲上坐珊瑚在网沙岫宿度檀桓廷尉评通事官突将骛新先斩后奏校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