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禮的意思、上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禮的解釋

(1).最高之禮。《老子》:“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2).特殊禮遇。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相國拜齊王表》:“業不題於宗器,聲靡記於彜典,而超居上禮,邈乘峻爵。”

饋贈禮品。《晉書·石勒載記上》:“ 勒 晨至 薊 ,叱門者開門,疑有伏兵,先驅牛羊數十頭,聲言上禮,實欲填諸街巷,使兵不得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禮"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權威詞典中歸納為兩個主要義項:

一、古代祭祀制度中的最高禮儀 《漢語大詞典》(第1卷,商務印書館,1993)第682頁明确記載:"上禮"指古代祭祀活動中規格最高的禮儀程式,包含牲牢、樂舞、祭文等完整儀軌,常用于帝王祭天地、宗廟等國家級祭祀場合。此義項可追溯至《禮記·祭統》"上禮備矣,而後可以行事"的記載,體現古代禮制文化的層級特征。

二、現代社交場景中的禮金饋贈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第1142頁釋義為:"在婚喪嫁娶等場合贈送禮金或禮品的行為"。該用法常見于北方方言區,如河北、山東等地民風錄中記載"紅白事上禮要記入禮簿",強調其作為人際交往潤滑劑的社會功能。此義項在《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第209頁得到印證,指"以禮金形式表達祝賀或吊唁"。

兩個義項呈現詞義曆時演變軌迹:從先秦禮制術語發展為現代民俗用語,折射出漢語詞彙從典章制度向生活場景滲透的語言發展規律。詞性變化方面,古代多作名詞指禮儀制度,現代可活用為動詞,如"給主家上禮"的表達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上禮”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變化較大。以下是綜合古籍及現代用法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最高之禮(文言用法)
    出自《老子》:“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指超越常規的至高禮節。

  2. 特殊禮遇
    南朝江淹在《為蕭相國拜齊王表》中提及“超居上禮”,意為超越普通規格的尊貴待遇。

  3. 饋贈禮品(古代軍事策略)
    《晉書》記載石勒以牛羊為“上禮”詐稱獻禮,實為戰術掩護。

二、現代延伸義

  1. 紅白事禮金
    當代口語中多指在婚喪嫁娶時贈送禮金的行為。例如:“國慶節禮花綻放,琴棋書畫禮上禮”。

三、詞源解析

四、使用場景

建議:若需查詢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民俗案例,可參考漢典()及《晉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卦陣冰淇淋不吉蟬組成批春風風人粗拉得使調疊低低切切盯視诋忤蜂乳孤女函轅好比胡大九牛一毛決擇朗烈老墳雷骨蓮府連枝逦連伶工裡巷孟戲糜捐明麗模拟墨丸昵媟破丢不落锵羊清氣情之所鐘訖訖秋榮騎邑溶瀛沈泉十步之内,自有芳草首先刷子蜀川水松順承送往迎來坦腹天澤調養頹靡誤本無着郵件顯昌銜鋒效芹謝賓客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