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礼的意思、上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礼的解释

(1).最高之礼。《老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2).特殊礼遇。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业不题於宗器,声靡记於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

馈赠礼品。《晋书·石勒载记上》:“ 勒 晨至 蓟 ,叱门者开门,疑有伏兵,先驱牛羊数十头,声言上礼,实欲填诸街巷,使兵不得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礼"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权威词典中归纳为两个主要义项:

一、古代祭祀制度中的最高礼仪 《汉语大词典》(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3)第682页明确记载:"上礼"指古代祭祀活动中规格最高的礼仪程式,包含牲牢、乐舞、祭文等完整仪轨,常用于帝王祭天地、宗庙等国家级祭祀场合。此义项可追溯至《礼记·祭统》"上礼备矣,而后可以行事"的记载,体现古代礼制文化的层级特征。

二、现代社交场景中的礼金馈赠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第1142页释义为:"在婚丧嫁娶等场合赠送礼金或礼品的行为"。该用法常见于北方方言区,如河北、山东等地民风录中记载"红白事上礼要记入礼簿",强调其作为人际交往润滑剂的社会功能。此义项在《北京方言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209页得到印证,指"以礼金形式表达祝贺或吊唁"。

两个义项呈现词义历时演变轨迹:从先秦礼制术语发展为现代民俗用语,折射出汉语词汇从典章制度向生活场景渗透的语言发展规律。词性变化方面,古代多作名词指礼仪制度,现代可活用为动词,如"给主家上礼"的表达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上礼”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随语境变化较大。以下是综合古籍及现代用法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最高之礼(文言用法)
    出自《老子》:“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指超越常规的至高礼节。

  2. 特殊礼遇
    南朝江淹在《为萧相国拜齐王表》中提及“超居上礼”,意为超越普通规格的尊贵待遇。

  3. 馈赠礼品(古代军事策略)
    《晋书》记载石勒以牛羊为“上礼”诈称献礼,实为战术掩护。

二、现代延伸义

  1. 红白事礼金
    当代口语中多指在婚丧嫁娶时赠送礼金的行为。例如:“国庆节礼花绽放,琴棋书画礼上礼”。

三、词源解析

四、使用场景

建议:若需查询具体古籍原文或现代民俗案例,可参考汉典()及《晋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傲雅白猨棒香抱鸡婆甂瓴部次常言焯然疮口词业大琴钝顽负諐晐备公綦乖绝国家公园画虎类狗黄潦胡调建都交畴缴送兢怀禁曲酒舟卡座苛急款顺略事柳范流郑漏诊履谦闾市马嚼子面诘面面俱到密都秣马墨梅木僵僵凝碧池鯆魮琼堆玉砌权重望崇蓐母商会石碌施置孀雌说憙佗负妄其宛鲁矛憸夫嫌唬邪淫细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