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藻類植物。可入藥。《文選·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東風扶留。” 劉良 注:“水松,藥草。生水中,出 南海 交趾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水松》﹝集解﹞引 陶弘景 曰:“水松狀如松。”
(2).落葉喬木。為我國特産植物。分布于 廣東 、 福建 、 廣西 、 江西 、 四川 、 雲南 等地。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水松》:“水松,葉如檜而細長,出南海。” 清 方以智 《通雅·植物》:“水松,水杉也。 閩 廣 海塘邊皆生之,如鳳尾杉,又如松。”
“水松”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藻類植物
指松藻科植物(如刺松藻、長松藻),分布于沿海地區,具有藥用價值。
裸子植物(杉科喬木)
中國特有珍稀樹種,被譽為“活化石”,高可達25米,樹幹扭紋,基部膨大,根系發達。
在漢語中,“水松”偶爾用于形容人性格溫和、柔軟(如成語“水松之性”),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多源于文學修辭。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分布或藥用細節,可參考植物志或中醫藥典。
水松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水”和“松”。其中,“水”是左部,表示液體、水流;“松”是右部,表示植物松樹。
根據筆畫順序,水松共有10畫。其中,“水”部首有4畫,由4個簡單的筆畫構成;“松”部首有6畫,由6個簡單的筆畫構成。
水松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一種說法是因為松樹經常在水邊生長,所以人們将它稱之為“水松”。水松也可以指松樹的樹幹或樹幹上生長的圓柱形突起。
在繁體字中,水松的寫法為「水鬆」,保留了水的部首和松的形狀,但筆畫有所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水松的書寫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曆史悠久。但在現代漢字書寫中,水松的寫法基本上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示例句子,展示了水松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與水松相關的組詞有:松柏、青松、松風、水流、河水等。
與水松近義詞有:松樹、松木、松香。
與水松反義詞或意義相對的詞有:楊樹、柳樹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