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馘的意思、掃馘的詳細解釋
掃馘的解釋
猶言盡殺。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葉法善》:“自是誅蕩精怪,掃馘兇祅,所在經行,以救人為志。”
詞語分解
- 掃的解釋 掃 (掃) ǎ 拿笤帚等除去塵土或垃圾:掃地。 清除,消滅:掃雷。掃盲。掃蕩。一掃而空。 全,盡,盡其所有:掃數(?)。 低落,喪失:掃興(宯 )。 描畫:掃描。掃眉。 迅速橫掠而過:掃射。掃視。 結
- 馘的解釋 馘 ó 古代戰争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計數獻功:“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筆畫數:; 部首:首;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掃馘”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和曆史語境中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掃”本義為清除、平定,如《後漢書》中“掃除群穢”;“馘”讀作guó,指古代戰争中割取敵人左耳以計功的行為,《詩經·魯頌·泮水》有“矯矯虎臣,在泮獻馘”的記載。兩字組合後,“掃馘”引申為徹底消滅敵方勢力,如《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所述,用于描述軍事行動中殲滅敵人的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掃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sǎo guó()
- 注音:ㄙㄠˇ ㄍㄨㄛˊ
- 含義:指“盡殺”,即徹底消滅或全部誅殺()。
二、詞源與用法
- 字義解析:
- 掃:本義為清除,引申為徹底消滅(如“掃雷”“掃蕩”)。
- 馘:古代戰争中割取敵人左耳以計數獻功,後泛指殺戮()。
- 文獻例證:
唐代薛用弱《集異記·葉法善》中記載:“自是誅蕩精怪,掃馘兇祅,所在經行,以救人為志。” 此處“掃馘”指徹底消滅妖邪()。
三、補充說明
-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或神話中清除敵對勢力的行為,帶有強烈的武力色彩。
- 需注意:個别資料(如)将“掃馘”注音為“sǎo xiāo”,并解釋為“掃除惡劣現象”,但此說法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志怪小說《集異記》。
别人正在浏覽...
案理棒子糊塗背熟崩摧弁語赤身翅羽儲吏處實效功初夏奠獻帝都陡上短見頓爾遏捺兒皇趺蓮高遏行雲閣子颔頤黃緜換約豁眼界分畿服金不換京華竟使遇哨急人計置聚唇克承寬打靓女列門洛神珠貌喏美人計幕後迫于眉睫認仇作父人範人倫溶合三鑒三香聲化懾悚霜慘霜高書糧送殓素魚同輿微辯莴苣下服詳定官绁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