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面粥。 周立波 《磚窯和新房》:“有一天黃昏, 王壽山 下班回家,喝了點棒子糊塗,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 扣子 玩。”
“棒子糊塗”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作家周立波在《磚窯和新房》中曾寫道:“有一天黃昏,王壽山下班回家,喝了點棒子糊塗,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 體現了該詞在口語和文學作品中的應用。
主要流行于山東、河北等北方地區,屬于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的體現。
《棒子糊塗》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人糊塗或迷糊。該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棒”、“子”、“糊”。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棒(木):部首為木,總筆畫數為4。
子(子):部首為子,總筆畫數為3。
糊(米):部首為米,總筆畫數為13。
《棒子糊塗》一詞來源于明朝小說《西遊記》。其中的一段描述了豬八戒偷吃人參果後被佛祖降罰,導緻他智力大減,常常犯糊塗。
《棒子糊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棒子糊塗」。
古時候,《棒子糊塗》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他今天真是棒子糊塗,把行李都忘在了出租車上。
組詞:“糊塗蟲”、“糊塗賬”。
近義詞:糊塗、糊塗、糊裡糊塗。
反義詞:明白、清楚、明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