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語的意思、散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語的解釋

(1).無韻之文;散文。 唐 馮贽 《雲仙雜記·虮肝龍首》:“ 毛重 教授於 導江 ,春日主人宴之,賦散語曰:‘蟣肝之奉何堪,龍首之攀可望。’” 宋 陳善 《扪虱新話·辨前輩論古今人文長短》:“ 後山居士 言:‘ 蘇明允 不能詩, 歐陽永叔 不能賦, 曾子固 短於韻語, 黃魯直 短於散語。’” 錢锺書 《管錐編·全宋文·自注》:“記事之文應條貫終始,讀而了然,無勞補苴……加註出於不得已; 元稹 記事,乃用四言韻語,作繭自縛,遂另以散語作註申意,多茲一舉。”

(2).隨意而談。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或散語竟夜,辭緻清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語”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無韻之文;散文

指不押韻、不拘格律的文體,與“韻語”相對。例如:

2.隨意而談

指非正式的、隨性交談或閑聊。例如:


補充說明

“散語”的“散”字本義為分散、無約束(如),引申為文體或交談形式的自由性。該詞在古代文論中常被用于對比韻文,強調其語言的自然性和靈活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語的意思

散語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零散的言語、話語。它可以用來形容言辭或言論的散漫、散雜性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散語的部首是讠(讧),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散語一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其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形體上參考了該書中對漢字解析的記載。

繁體

在繁體字中,“散”字保持不變,“語”字以繁體“語”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散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曆史書籍的記載,古時“散”字的上半部分可能會寫成“⺡”或“⺧”,而下半部分仍然保持不變。對于“語”字的寫法可能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他的散語讓人難以捉摸。

2. 不要聽信别人的散語,要理性判斷。

組詞

散漫、散文、散記、散文詩

近義詞

零敲碎打、言不由衷、雜亂無章

反義詞

連貫有序、言之有物、井井有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