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術的意思、七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術的解釋

(1).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韓非子·内儲說上》:“主之所用也七術,所察也六微。七術:一曰衆端參觀,二曰必罰明威,三曰信賞盡能,四曰一聽責下,五曰疑詔詭使,六曰挾知而問,七曰倒言反事。”

(2).指 越 大夫 文種 教 句踐 伐 吳 的七種策略。《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人或讒 種 且作亂, 越王 乃賜 種 劍曰:‘子教寡人伐 吳 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 吳 ,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種 遂自6*殺。” 張守節 正義:“《越絶》雲:‘九術: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財币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藁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熒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臺,以盡其財,以疲其力;六曰貴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諫臣,使之自6*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利;九曰堅甲利兵以承其弊。’”

(3).指 鬼谷子 用兵七法。即威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騰文·七術》:“威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騰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參閱《鬼谷子·本經陰符》。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術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在漢語詞典學範疇中,“七術”一詞具有雙重核心釋義,分别源于法家典籍與道教文獻,體現了漢語詞彙的文化多義性:

一、法家權謀體系(主流釋義)

釋義:指古代法家思想中君主駕馭臣民的七種權術策略。

典源:

《韓非子·内儲說上》首次系統提出:“主之所用也七術,所察也六微。七術:一曰衆端參觀,二曰必罰明威,三曰信賞盡能,四曰一聽責下,五曰疑诏詭使,六曰挾知而問,七曰倒言反事。”

具體内涵:

  1. 衆端參觀:綜合多方信息驗證真僞(如“觀聽不參則誠不聞”);
  2. 必罰明威:嚴懲違法以樹權威(“愛多者則法不立”);
  3. 信賞盡能:按功行賞激勵效力(“賞譽薄而謾者下不用”);
  4. 一聽責下:分察個體能力并追責(“一聽則愚智不分”);
  5. 疑诏詭使:假令試探臣子忠誠(“使疑诏詭使”);
  6. 挾知而問:明知故問查驗實情(“挾智而問則不智者至”);
  7. 倒言反事:言行相悖誘導暴露(“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思想本質:構建以“法、術、勢”為核心的君主集權控制體系,通過制度性手段鞏固統治。

二、道教修煉術語

釋義:指道教内丹修煉的七種基礎方法。

典源:

《雲笈七籤·卷六十四》載:“七術者:一曰心齋,二曰導引,三曰漱咽,四曰存思,五曰煉氣,六曰叩齒,七曰咽津。”

實踐指向:

融合精神淨化(心齋)、肢體運動(導引)、呼吸調控(煉氣)與生理保健(叩齒咽津),形成身心兼修的養生範式,反映道教對生命能量的操作化認知。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012.
  2. 韓非著;陳奇猷校注. 《韓非子新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 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 《雲笈七籤》. 中華書局, 2003.
  4.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網絡擴展解釋

“七術”是一個多義詞語,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具有三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國君馭臣之術(法家思想)

出自《韓非子·内儲說上》,指君主控制群臣的七種權術:

  1. 衆端參觀:多方聽取意見以驗證真僞。
  2. 必罰明威:嚴格懲罰以樹立權威。
  3. 信賞盡能:明确獎賞以激勵臣子效力。
  4. 一聽責下:逐一聽取彙報并問責。
  5. 疑诏詭使:下達模糊指令觀察反應。
  6. 挾知而問:明知故問以測試忠誠。
  7. 倒言反事:故意說反話試探臣子。

二、文種伐吳之策(春秋戰略)

越大夫文種曾向勾踐獻七種滅吳策略,但《史記》記載勾踐僅用其三即成功,剩餘四術成為文種被賜死的導火索。據《越絕書》補充,完整策略包含九術,如尊天事鬼、重金賄賂、消耗吳國糧草、進獻美人消磨其志等。

三、鬼谷子用兵七法(兵家理論)

源自鬼谷子軍事思想,包含七種戰術原則:


以上内容綜合自法家典籍、史書及兵家文獻,完整細節可參考《韓非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河愛者如寶白麾把素持齋貝多葉繃索裳服城阃大紅袍典總東飄西徙方伯法時服務費隔靴爬癢弓腰官徒過不得海縣涸思幹慮鶴音闳廠槐色皇公箋彩郊處較多夾缬浸毓勘劾朗目疏眉老皇曆黧黮利械涖阼買不短凝正暖閣泙派慶幸勤辱球式铨取燃萁之敏柔馴喪庭篩酒上蹿下跳聲偶射隱石榜使馬鄂倫春鎖臂焘奡逃酒梼樹跳天萬古千秋猬鋒憲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