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韓非子·内儲說上》:“主之所用也七術,所察也六微。七術:一曰衆端參觀,二曰必罰明威,三曰信賞盡能,四曰一聽責下,五曰疑詔詭使,六曰挾知而問,七曰倒言反事。”
(2).指 越 大夫 文種 教 句踐 伐 吳 的七種策略。《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人或讒 種 且作亂, 越王 乃賜 種 劍曰:‘子教寡人伐 吳 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 吳 ,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種 遂自6*殺。” 張守節 正義:“《越絶》雲:‘九術: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財币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藁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熒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臺,以盡其財,以疲其力;六曰貴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諫臣,使之自6*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利;九曰堅甲利兵以承其弊。’”
(3).指 鬼谷子 用兵七法。即威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騰文·七術》:“威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騰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參閱《鬼谷子·本經陰符》。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術漢語 快速查詢。
“七術”是一個多義詞語,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具有三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出自《韓非子·内儲說上》,指君主控制群臣的七種權術:
越大夫文種曾向勾踐獻七種滅吳策略,但《史記》記載勾踐僅用其三即成功,剩餘四術成為文種被賜死的導火索。據《越絕書》補充,完整策略包含九術,如尊天事鬼、重金賄賂、消耗吳國糧草、進獻美人消磨其志等。
源自鬼谷子軍事思想,包含七種戰術原則:
以上内容綜合自法家典籍、史書及兵家文獻,完整細節可參考《韓非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等原始文獻。
《七術》是一個詞語,表示七種技藝或技術。這七種技藝或技術可以是任何不同的領域或職業中的技術。
《七術》的部首是丨,總共有五個筆畫。
《七術》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模糊,它可能是由古代漢語詞彙組合而成。
繁體字中的《七術》為「七術」。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七術》的基本形狀和結構仍然保持一緻。
1. 他擅長七術,無論是繪畫、音樂還是寫作,都能遊刃有餘。
2. 這家工作室掌握了七術,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設計服務。
3. 學習七術需要持久的努力和不斷的實踐。
七術組詞舉例:水利術、音樂術、書法術、舞蹈術、化妝術等。
近義詞舉例:七技、七藝、七門功夫等。
反義詞舉例:無術、無技、門外漢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