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客,仙人。 唐 呂岩 《敲爻歌》:“三清客,駕瓊輿,跨鳳騰霄入太虛。”
“三清客”是一個道教相關的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道教中的“仙人”或“羽客”,即修行得道、超脫凡塵的神仙人物。其拼音為sān qīng kè,注音為ㄙㄢ ㄑㄧㄥ ㄎㄜˋ。
道教背景
“三清”是道教最高神祇,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因此,“三清客”可理解為侍奉三清或修行境界達到三清層次的仙人。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道士呂岩(呂洞賓)的《敲爻歌》:“三清客,駕瓊輿,跨鳳騰霄入太虛。”詩句描繪了仙人駕馭華美車輿、飛升天界的場景,體現其超凡脫俗的形象。
用法與延伸
多用于古典詩詞或道教文獻中,代指修道有成者。例如《霓裳羽衣歌》等作品亦借“三清客”暗喻高潔之士。
該詞融合了道教信仰與文學意象,既體現宗教内涵,又具詩意美感。
《三清客》是指舊時稱呼到山中尋求修身養性的人。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即道家宇宙觀中的天地人三界的統治者。三清客通過修煉提高自身修為,達到與天地靈氣相通的境界。
《三清客》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口”,其中“人”是部首,表示人的意義;“口”是筆畫,表示一個字中包含的筆畫數。
《三清客》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可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道教信仰。道教強調修道養性,追求與天地靈氣的和諧。三清客則是指那些投身于山野修行、追求身心靈境界統一的人。
《三清客》的繁體字寫作「三清客」,與簡體字寫法基本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三清客」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仍然是以「三」、「清」、「客」三個字組合而成。
1. 他是一位虔誠的三清客,平時常常修煉養性。
2. 高山深處有一處僻靜之地,是衆多三清客修行的聖地。
三清宮、清心寡欲、客人、山中隱士
道士、隱士、修道者
俗世人、紛擾人、浮躁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