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桀溺的意思、桀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桀溺的解釋

春秋 時隱者。亦泛指隱士。《論語·微子》:“ 長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過之,使 子路 問津焉。” 宋 範仲淹 《知府孫學士見示》詩之五:“籬邊醉傲 淵明 飲,隴上歌隨 桀溺 耕。” 王國維 《屈子文學之精神》:“此二派者,其主義常相反對,而不能相調和。觀 孔子 與 接輿 、 長沮 、 桀溺 、 荷篠丈人 之關係,可知之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桀溺”是一個具有曆史與文學雙重含義的詞語,其核心解釋可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作為曆史人物

桀溺是春秋時期的隱士,與孔子同時代。據《論語·微子》記載,他與另一位隱士長沮在田間耦耕,孔子路過時曾讓子路向他們詢問渡口位置(、)。桀溺主張避世思想,認為當時社會動蕩如洪水般無法改變,與其參與政治不如歸隱()。這種思想與孔子的積極入世态度形成鮮明對比,反映了道家“知止求退”的傾向()。

二、作為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将“桀溺”解釋為成語,形容行為放縱傲慢,取自夏朝暴君桀與商纣王帝辛(“纣”通“溺”)的合稱。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仍以“隱士”釋義為主。

相關典故

建議結合《論語·微子》原文及曆代注釋,進一步理解這一人物在儒家與道家思想碰撞中的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桀溺》的意思

《桀溺》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人行為放縱,放蕩不羁,不守道德、法紀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桀溺》的部首是木(林),總筆畫數為16。

來源

《桀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殷本紀》中。殷朝有個暴君叫纣王,他極度放縱,任意妄為,民不聊生。因此,人們就用《桀溺》來形容放肆、貪婪、百無忌憚的行為。

繁體字

《桀溺》的繁體字為「桀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桀溺》的漢字寫法為「桀濜」。

例句

他的行為舉止不受約束,完全陷入了桀溺之中。

組詞

桀毒、桀豪、溺愛、溺水

近義詞

放縱、放肆、縱欲、荒淫

反義詞

莊重、謹慎、守法、克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