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母樹的意思、蚊母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母樹的解釋

常綠喬木名。産于我國和 日本 。樹上生蟲瘿,故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蚊母樹是一種常綠灌木或中喬木,學名為Distylium racemosum,屬于金縷梅科蚊母樹屬。以下是關于該植物的詳細解釋:

詞義來源

其名稱源于樹上常見的蟲瘿(由蚊蟲寄生刺激形成),因此得名“蚊母”。但需注意,這種植物本身并不會産生蚊子,蟲瘿僅是昆蟲與植物共生的産物。

形态特征

  1. 樹形:株高可達16米,栽培時多呈灌木狀,樹冠不規則,樹皮暗灰色。
  2. 枝葉:嫩枝有鱗垢,老枝光滑;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7厘米,葉面深綠色有光澤。
  3. 花果:春季開紅色小花(無花瓣),秋季結卵圓形蒴果,表面具褐色星狀絨毛。

生态習性

地理分布

原産于中國廣東、福建、浙江、台灣等省,日本、朝鮮亦有分布,多生長在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地帶。現長江流域城市廣泛栽培作園林觀賞樹。

用途價值

注:關于名稱的誤解需特别說明——蚊母樹并不會滋生蚊蟲,其蟲瘿實際是瘿蚊科昆蟲産卵刺激形成的良性結構,對植物生長無顯著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意思

《蚊母樹》是指一種觸角似蚊子的長柄垂枝植物,也稱作蚊藤。屬于堇菜科蚊母樹屬植物。該植物有着美麗的小花和綠色的葉子,以其形狀特征和生長習性而得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蚊母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蟲和木,分别位于左右兩邊。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蚊母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蚊”字來源于古代漢語“蚊”的寫法,意為蚊子,而“母樹”由由蚊母樹的形狀特征所派生而來。

繁體

《蚊母樹》的繁體字為「蚊母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一些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資料,「蚊」在古代寫作「螡」,而「母」在古代寫作「爲」,「樹」在古代寫作「樹」。

例句

1. 遊客們在蚊母樹下乘涼。

2. 這片公園裡有一棵高大的蚊母樹。

3. 我喜歡蚊母樹的花朵,它們非常漂亮。

組詞

蚊母樹花、蚊母樹苗、蚊母樹葉、蚊母樹枝、蚊母樹根等。

近義詞

蚊藤、風鈴木、打蚊子樹、秋海棠等。

反義詞

蚊子樹(又稱野桐花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