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臘的意思、三臘的詳細解釋
三臘的解釋
舊時 杭州 人稱生子第二十一日為三臘。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育子》:“ 杭城 人家育子……七日名一臘,十四日謂之二臘,二十一日名曰三臘,女家與親朋俱送膳食,如豬腰肚蹄腳之物。”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臘的解釋 臘 (臘) ī 幹肉:“噬臘肉,遇毒。” 晾幹:“燃得而臘之以為餌。” 皮膚皴皺。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三臘”是古代杭州地區與生育相關的傳統習俗用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 時間節點:指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二十一日,即“三臘日”。
- 名稱由來:根據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育子》記載,杭州人将生子後的第七日稱為“一臘”,第十四日為“二臘”,第二十一日則為“三臘”。
2.習俗内容
- 親友饋贈:在“三臘”當天,女方親屬及親友會贈送豬腰、豬肚、蹄髈等食物,寓意滋補産婦身體、促進乳汁分泌,因此也被稱為“催奶禮”。
- 儀式意義:這一習俗既是對産婦的關懷,也寄托了對新生兒健康成長的祝福。
3.曆史淵源
- 文獻依據:該習俗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反映了宋代杭州地區的生育文化與民間傳統。
- 地域特色:具有鮮明的地方性,主要流行于古代杭州及周邊地區。
4.其他解釋
- 部分資料(如)提到“三臘”指農曆臘月的最後三天,形容寒冷破敗之景,但此含義與生育習俗無直接關聯,可能為詞語的引申或誤用。
“三臘”的核心含義聚焦于生育文化,是古代杭州人标記新生兒成長階段的重要節點,體現了傳統社會對母嬰健康的重視。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夢粱錄》原文或地方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臘》的意思
《三臘》是一個漢字詞語,表達了農曆每年的最後一月,也即十二月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臘》的拆分部首為“月”,總計有6個筆畫。
來源
《三臘》一詞是古代農曆九天神人祠活動中的一個概念的名稱。古人在這一月祭祀亡靈,以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紀念。現代,這個詞仍然被廣泛使用。
繁體
《三臘》的繁體字為「三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三臘》的漢字可能略有差異。如有來源顯示,古代的寫法有 「三瀝」、「三渌」等。
例句
1. 每年的三臘時節,人們會祭祀祖先,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之情。
2. 到了三臘,天氣逐漸寒冷,需要加強保暖措施。
組詞
三臘:指農曆的最後一個月。
臘腸:制作或食用的一種肉制品。
臘味:指用鹽腌制、風幹的肉類食品。
近義詞
十二月、臘月。
反義詞
正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