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的冊命。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重讓揚州表》:“復降綸冊,徽采兼明,影迹交戰,水煙相薄。”
“綸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指向古代文書或冊命。以下是詳細解釋:
皇帝的冊命
這是該詞的主要含義,指古代帝王頒布的正式文書或冊封命令。例如南朝梁江淹在《為蕭重讓揚州表》中寫道:“復降綸冊,徽采兼明”,這裡的“綸冊”即指皇帝下達的冊封诏書。
字義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南朝文獻(如江淹文集),也可參考漢典及滬江詞典的權威釋義。
綸冊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結集編輯的書籍或文件。通常用于形容一本具有一定主題或特定内容的書籍。
綸冊共有兩個字,部首分别為纟和冊,拆分後分别有3和5個筆畫。
綸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綸指的是紡織品中的絲線,冊指的是書籍。因此,綸冊指的是用紡織品包裹精心裝訂的書籍,這種方式可以保護書籍不易損壞。
在繁體字中,綸冊可以寫作綸冊。
在古時候,綸冊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綸冊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保持相似。
1. 這本綸冊記錄了古代文獻中的重要資料。
2. 我在圖書館裡找到了一本關于曆史的綸冊。
1. 綸編 - 指用綸線編織而成的物品。
2. 登載綸冊 - 指将文字資料編纂成冊并公開發表。
1. 史書 - 指記載曆史事件和文化傳承的書籍。
2. 文集 - 指收集某一人或某一時期的文學作品的書籍。
1. 白紙 - 指沒有文字或圖畫的空白紙張。
2. 空白 - 指沒有填寫内容的狀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