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阪險的意思、阪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阪險的解釋

(1).斜坡與山澤。《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田舍東郊……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 孫希旦 集解:“陂者曰阪,山澤曰險。”

(2).險峻。《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王路阪險, 鬼方 不庭,恒戢節足,輕寵賤榮。”《新唐書·西域傳下·康》:“有 迦摩縷波 ,皆阪險,地接西南夷,其人類蠻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阪險是漢語古語詞彙,今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指代崎岖險峻的山路或地勢。《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釋義為“山勢陡峭險惡之地”,強調其自然環境的艱險特征。

從構詞法分析,“阪”本義為斜坡,如《詩經·秦風》中“阪有漆,隰有栗”;“險”則指難以通行的地形,二者結合後泛指險要山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險”為“阻難也”,佐證其與地形阻礙的關聯。

在文獻用例中,《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曾載“阪險原隰,必以戰備”,描述行軍途中對險要地勢的防禦準備,體現古代軍事地理中的實際應用。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作為文學修辭,如描述“阪險峻極,行者心悸”(《中國地理志·西南卷》)。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3. 《左傳注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網絡擴展解釋

“阪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斜坡與山澤
    指地理形态中的斜坡和山林沼澤地帶。該釋義源自《禮記·月令》中“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孫希旦在注解中明确“陂者曰阪,山澤曰險”。古代常用于描述農耕或軍事中對地形的考察。

  2. 險峻
    形容地勢陡峭、危險,或比喻局勢嚴峻。例如《新唐書·西域傳》提到“有迦摩縷波,皆阪險”,即強調地形的險要。此外,該詞也用于抽象語境,如《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中“王路阪險”,暗指時局艱難。

二、延伸解析

“阪險”兼具自然地理與抽象比喻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新唐書》等文獻原文,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柏椁白毛暴沓八子不物昌德唱理尺棰丹陵點紙畫字鼎折餗覆房中弱水奮鱗公斂貫腦賈害哈剌基酒環深壺漿箪食降奪井蟇九回腸斷跨欄朗晏雷文琳篆六符龍笛末皂木路粘滞逆勞偏藝皮靴千斤重擔遷逡潛移默轉籤治清聖清豫清願融和三不足畏勝妙是非口舌守貳雙比樹道熟口訟府送閱俗監廷争面折托心微殺僞議橡皮圈銷勢骁黠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