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險的意思、阪險的詳細解釋
阪險的解釋
(1).斜坡與山澤。《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田舍東郊……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 孫希旦 集解:“陂者曰阪,山澤曰險。”
(2).險峻。《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王路阪險, 鬼方 不庭,恒戢節足,輕寵賤榮。”《新唐書·西域傳下·康》:“有 迦摩縷波 ,皆阪險,地接西南夷,其人類蠻獠。”
詞語分解
- 阪的解釋 阪 ǎ 同“坂”。 崎岖硗薄的地方:阪田。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險的解釋 險 (險) ǎ 可能遭受的災難:危險。風險。冒險。探險。保險。铤而走險。 可能發生災難的:險象。險情。險境。險峰。險惡。 要隘,不易通過的地方:險隘。險厄。險固。天險。 存心狠毒:險毒。陰險。 幾乎,
網絡擴展解釋
“阪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斜坡與山澤
指地理形态中的斜坡和山林沼澤地帶。該釋義源自《禮記·月令》中“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孫希旦在注解中明确“陂者曰阪,山澤曰險”。古代常用于描述農耕或軍事中對地形的考察。
-
險峻
形容地勢陡峭、危險,或比喻局勢嚴峻。例如《新唐書·西域傳》提到“有迦摩縷波,皆阪險”,即強調地形的險要。此外,該詞也用于抽象語境,如《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中“王路阪險”,暗指時局艱難。
二、延伸解析
- 字源與結構
“阪”指山坡,“險”表危險,合稱後既指具體的地形特征,也引申為抽象的危險困境。
- 異體寫法
“坂險”為“阪險”的異體形式,含義相同。
“阪險”兼具自然地理與抽象比喻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新唐書》等文獻原文,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阪險(bǎn xiǎn)這個詞是指險要的山嶺或陡峭的山坡。阪險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阜字旁,表示山丘,右邊是虍字旁,表示兇險。阪險的總筆畫數為12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 是繁體字的寫法。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阪險的形狀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結構保持一緻。以下是一個例句:這座山阪險峻,不易攀登。
其他相關詞彙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阪勢(bǎn shì)是阪險的一個相關詞彙,意思是山險。近義詞可以是“險峻”、“險峭”、“山勢險峻”等。反義詞可以是“平坦”、“平緩”等。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