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寺的意思、講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寺的解釋

(1).佛教語。指講經說法的寺院。《魏書·釋老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姦淫之徒,得容假托,講寺之中,緻有兇黨。”

(2).特指區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方外玄蹤》:“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講寺,即 宋 之教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講寺是漢語中特指佛教寺院中專門用于講經說法的場所。該詞由"講"(宣講、闡釋)和"寺"(宗教活動場所)組合構成,最早見于唐代佛典《續高僧傳》,原指代僧衆研習經論的特定區域。作為中國佛教特有的建築類型,講寺在宗教傳播中承擔着核心功能。

從宗教功能角度,講寺可分為兩類:一是天台宗、華嚴宗等教派設立的經論講席場所,如《天台宗法要》記載的"定期開講《法華》《華嚴》諸經";二是禅宗寺院中專設的"法堂",據《百丈清規》所述,此類空間用于"敷演教法,接引學人"。宋代《禅林寶訓》特别強調講寺中"首座須通經論,能開示後學"的師資要求。

建築形制方面,講寺多采用"回"字型布局,中央設須彌座講經台,四周環繞經櫥與聽法席。據《營造法式》記載,宋代典型講寺的經台高度為"三尺六寸",象征三界六道。明代《金陵梵刹志》詳細描述了南京大報恩寺講經堂的"八柱十二楹"結構,這種設計可确保聲學效果。

曆史演變顯示,講寺制度在唐代隨譯經活動興盛,宋代因禅教合流而發展出"五山十刹"講寺體系,至明清逐漸與藏經閣功能融合。現代佛學院仍延續講寺傳統,中國佛教協會《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明确規定"每周至少舉行兩次集體講經"的制度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講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種類型,其核心功能與宗派歸屬具有特定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講經場所
    指專門用于講經說法的佛教寺院,僧人通過研習經典、闡釋教義傳播佛法。
  2. 宗派屬性
    特指“教寺”,與禅寺(修禅)、律寺(持戒)并列,代表漢傳佛教三大寺院類型之一。

二、曆史與功能

  1. 曆史記載
    最早見于《魏書·釋老志》,提到講寺中可能存在“兇黨”,側面反映其作為學術交流中心的複雜性。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明确将講寺與宋代教寺對應,強調其教理研究職能。
  2. 教派特征
    由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等教派僧人住持,注重經典研讀與義理闡釋,區别于禅宗的“虛寂”修行和律宗的戒律實踐。

三、文化例證

宋代周啟明詩句“講寺金庭遠,香文玉篆連”,明代歐大任“嚴城擊柝夜臨關,鬥酒能尋講寺間”,均體現講寺作為文化載體的意象。

四、延伸對比

寺院類型 核心職能 代表宗派
禅寺 參禅修行 禅宗
律寺 持守戒律 律宗
講寺 研究經典教義 天台宗、華嚴宗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講寺案例(如杭州上天竺講寺),可查閱地方志或佛教史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八磚徧照避祿狴圄蟲旋得意之色遏惡二别阏塞防守負版絝幹濟鼓掇龜繇罕罼憨勁鶴鳴弘多花攢绮簇換骨繪本晦光葷腥降城腳鈎解骖推食噤口磕打狂喊老君兩旁黎檬子靈族留邸龍鳳喜燭瞀儒盟津明粹南譌盤量破落那前晌輕禽秋省瞿麥羣屬曲直日旸上價誓牧絲禽肅睦台秤貪冒通語投降溫深五浄效犬馬力西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