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 solar month of 31 days]∶陽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
(2) [a lunar month of 30 days]∶農曆有三十天的月份
(1).農曆稱三十天的月份。《書·洪範》“一曰歲,二曰月” 唐 孔穎達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紀一月也。”今亦稱陽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
(2).指農曆十月。《呂氏春秋·任地》:“草諯大月。” 陳奇猷 集釋:“ 高誘 注:‘大月,孟冬月也。’ 梁玉繩 曰:‘孟冬稱大月者,六陰俱升,大陰之月也。’”
“大月”是曆法中的一個術語,具體含義根據不同的曆法體系有所不同:
在公曆中,大月指有31天的月份。一年中屬于大月的有:
公曆月份天數的設定源于古羅馬曆法的調整,例如:
在農曆中,大月指有30天的月份,小月則有29天。農曆的月份根據月相周期(朔望月)确定:
《大月》是一個詞語,指的是滿月或非常明亮的月亮。當月亮在夜空中呈現圓形,并且散發出明亮的光芒時,人們就稱之為大月。
《大月》的拆分部首是示(三點水),拆分後的筆畫數為四畫。
《大月》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大(形容詞,表示“巨大的”)和月(名詞,表示“天空中的天然衛星”)兩個詞組成的合成詞語。
《大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大月」。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沒有明确記載《大月》的具體寫法,因為它是現代漢字,傳統漢字中并不存在這個詞語。
1. 滿天繁星,照亮了大月。
2. 當夜空中出現大月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會變得甯靜而祥和。
1. 大洋:泛指大海。
2. 大陸:指較大的陸地,與島嶼相對。
3. 大氣:形容某個人或事物寬宏大量、豁達的氣度。
滿月、明月、圓月
小月、殘月、新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