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鹿皮蒼璧的意思、鹿皮蒼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鹿皮蒼璧的解釋

《漢書·食貨志下》:“上( 漢武帝 )與 湯 ( 張湯 )既造白鹿皮币,問 異 ( 顔異 )。 異 曰:‘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後以“鹿皮蒼璧”謂本末不相稱。 宋 蘇轼 《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後十馀年複見之于鮮于子駿家則已裝背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煙薰屋漏裝玉軸,鹿皮蒼璧知誰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鹿皮蒼璧(或作“蒼璧鹿皮”)是源自《左傳·哀公十一年》的成語,本指古代祭祀中用以象征誠敬的兩種祭品——鹿皮與青色玉璧。其本義強調禮制規範,後演變為比喻名實不符或價值失衡的現象。

  1. 出處與文獻釋義

    該成語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魯國季孫氏以鹿皮和蒼璧作為祭品,因規格僭越禮制,引發争議。古注釋“鹿皮”為獸皮代表質樸,“蒼璧”則象征天地的青色玉器,二者結合體現古代祭祀對形與質的雙重追求。

  2. 引申義與用法

    後世引申為“名貴之物與粗陋之器并置”,暗含價值不對等或形式與内容不匹配。例如《宋史》批評官員“鹿皮蒼璧,假虛文以媚上”,諷刺表面隆重卻缺乏實質的行為。

  3. 文化内涵

    該成語折射中國古代禮制中“器以藏禮”的思想(《禮記》),強調器物與禮儀的對應關系。其衍生含義亦反映儒家對“名實相副”的倫理要求,常用于批判浮誇虛飾之風。

  4.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鹿皮蒼璧”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釋義

本末不相稱,指事物主次颠倒或價值失衡,核心與附屬部分的價值比例不合理()。


二、典故出處

源自《漢書·食貨志下》:漢武帝與大臣張湯制造“白鹿皮币”(一種以白鹿皮為材質的貨币),每張定價四十萬錢。而諸侯朝貢時使用的蒼璧(青色玉璧)僅值數千錢。大臣顔異批評此舉是“以昂貴的皮币襯托低價的玉璧”,形成本末倒置的現象()。


三、結構用法


四、文學引用示例

宋代蘇轼《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後十馀年複見之于鮮于駿家則已裝背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中寫道:“煙薰屋漏裝玉軸,鹿皮蒼璧知誰賢”,借以諷刺裝裱名畫時過度修飾的浮誇現象()。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出處背景或曆史引申,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漢典詞條(來源、5)。

别人正在浏覽...

慠忽報國八陽經辯才無礙辯釋變釁僰僮操缦叉巴子長津超等恥心重播但是盜跨動定封狶宮绫海汊韓張耗耄洪勳豁庨檢按江米機簧筋骨人近似吉壤九齡鞫劾濬壑來人兒露次緑醪賣巧旁死霸強毅果敢情急起土全備曲蘖燃鼎如狼牧羊攝魂慴栗審諟贖款讨采頭它岐騰跨佻皮體拜庭炬外補完強霧杳無置香俏信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