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蘇丹的意思、蘇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蘇丹的解釋

(1) [sultan]∶阿拉伯語sultan的譯音,一些伊6*6*蘭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2) [Sudan]∶國名。位于北非,面積2,503,890平方公裡,人口2,800萬(1990),首都喀土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蘇丹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蘇丹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含義:

  1. 國家名稱

    指非洲東北部的“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Sudan),是阿拉伯語名稱“Bilād as-Sūdān”的音譯,原意為“黑人的土地”。該國北接埃及,東臨紅海,首都為喀土穆,1956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蘇丹以尼羅河流域為核心,曆史上曾是古代努比亞文明的重要區域(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需注意的是,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原蘇丹共和國現稱“北蘇丹”,但中文語境中仍習慣簡稱為“蘇丹”。

  2. 曆史頭銜

    指伊斯蘭國家中統治者的稱號,源于阿拉伯語“Sulṭān”,意為“權威”或“統治者”。該稱號最早由塞爾柱帝國使用,後成為奧斯曼帝國君主(如蘇萊曼一世)及部分西亞、北非地區領袖的尊稱,地位次于哈裡發(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辭典》)。例如,奧斯曼帝國蘇丹同時擁有政治和宗教雙重權威。

網絡擴展解釋

“蘇丹”一詞具有雙重含義,需從國家名稱和統治者頭銜兩個角度解釋:

一、國家名稱:蘇丹共和國

  1. 地理位置與現狀
    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國土面積約188.6萬平方公裡(非洲第三),首都為喀土穆。2022年人口約4668萬,以阿拉伯人為主(占70%),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和英語,85%以上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2. 曆史背景

    • 古稱“努比亞”,曾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部分,公元前8世紀建立庫施王國,并建造大量金字塔(數量超過埃及)。
    • 13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後伊斯蘭化,19世紀被埃及和英國殖民,1956年獨立。2011年南蘇丹分離後,蘇丹成為以阿拉伯文化為主導的國家。

二、統治者頭銜:蘇丹(Sultan)

  1. 詞源與含義
    源自阿拉伯語“sultan”,意為“力量”“統治權”,10世紀起成為伊斯蘭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如奧斯曼帝國君主。

  2. 現代應用
    目前阿曼、文萊等國的元首仍稱“蘇丹”,但蘇丹共和國本身為總統制國家,與這一頭銜無直接關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蘇丹曆史或政治結構,可參考權威資料如、11、14。

别人正在浏覽...

備載常柄宸綸雠家挫強達節定植洞瀉對同敦勉風驪高利高下在口狗眼看人化域火令或者說肩頳簡澹籛铿兼通澗溪毛儉葬腳子油葪柏精神勁捷軍賦唠叨良選遼薓疠疾曆心銮旗論反落可的橹子蒙袂面暈泯泯内庑判官頭缥青戕忍戚誼羣蟻潰堤柔滑侍婢十二鐘栓皮書館棠朹子談容兔絲燕麥亡人溫食晤敍向心力纖維素笑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