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麟悲鳳的意思、泣麟悲鳳的詳細解釋
泣麟悲鳳的解釋
(1).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鳳鳥至乃聖人受命而王之兆。 孔子 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歎。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後因以“泣麟悲鳳”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 柳亞子 《有懷章太炎鄒威丹兩先生獄中》詩:“泣麟悲鳳佯狂客,搏虎屠龍革命軍。”
(2).古琴操名。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這一篇與本宮、始終、不同。又不是清夜聞鐘,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 王季思 校注引 闵遇五 曰:“《清夜聞鐘》,《黃鶴醉翁》,《泣麟悲鳳》:皆古琴操名。”
詞語分解
- 泣麟的解釋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 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又:“西狩獲麟。 孔子
- 鳳的解釋 鳳 (鳳) è 傳說中的鳥王(雄的稱“鳳”;雌的稱“凰”):鳳凰。鳳雛(幼小的鳳;喻英俊少年)。龍肝鳳髓(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龍駒鳳雛(喻有才華的英俊青少年)。雛鳳清于老鳳聲。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泣麟悲鳳”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來表達對國家衰敗或時局動蕩的哀歎。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和背景: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
麒麟(麟)和鳳凰(鳳)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獸,象征太平盛世。成語中“泣麟”指孔子因亂世見到麒麟而悲泣,“悲鳳”則因鳳凰未至而感傷,合指對亂世的哀痛。
- 引申義:
比喻對國家命運、社會動蕩的深切憂慮,常見于文人作品中表達憂國之情。
二、典故出處
-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記載魯哀公獵獲麒麟,孔子見後悲歎“吾道窮矣”,認為祥獸現于亂世是天下無道的征兆。
- 《論語·子罕》:
孔子感慨“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暗含對理想時代未至的失落。
三、文學引用
- 詩詞:
柳亞子《有懷章太炎鄒威丹兩先生獄中》寫道:“泣麟悲鳳佯狂客,搏虎屠龍革命軍”,以成語贊革命者的憂國之心。
- 戲曲: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提到“泣麟悲鳳”為古琴操名,借典故渲染悲怆氛圍。
四、現代應用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評論,如批評社會動蕩、感慨文化衰微等。
- 例句:
“面對戰火連年的故土,他如古人泣麟悲鳳,寫下無數憂國詩篇。”
該成語融合了儒家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與文人的家國情懷,通過祥獸與亂世的對比,傳遞出深沉的時代悲憫。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公羊傳》《論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泣麟悲鳳》的意思
《泣麟悲鳳》是一個成語,意思指孤單悲傷。泣麟指哭泣的麒麟,麒麟是神話中的神獸,象征着吉祥和榮譽;悲鳳指悲傷的鳳凰,鳳凰是神話中的鳳鳥,象征着幸福和美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泣麟悲鳳》的成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 泣:水部,4畫
- 麟:鹿部,22畫
- 悲:心部,12畫
- 鳳:鳥部,10畫
來源和繁體
《泣麟悲鳳》的來源不詳。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泣麟悲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發生了一些變化。《泣麟悲鳳》在古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保持一緻。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泣麟悲鳳》成語的例句:
-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孤獨無助,像是泣麟悲鳳。
- 失去了心愛的人,她感到了泣麟悲鳳的痛苦。
- 面對失敗和挫折,他内心充滿了泣麟悲鳳的情緒。
組詞
與《泣麟悲鳳》相關的組詞有:
近義詞
與《泣麟悲鳳》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反義詞
與《泣麟悲鳳》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