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桑榆煖的意思、桑榆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桑榆煖的解釋

見“ 桑榆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桑榆煖"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文學意象詞彙,其含義需從構詞結構和文化象征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桑榆"出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收錄的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指日落時分照在桑樹、榆樹上的餘晖,後比喻晚年時光或事物後期階段。據《辭源》(第三版)考據,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馮異傳》。

"煖"為"暖"的異體字,《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标注其音義同"暖",指溫度適宜的狀态,引申為溫馨、安適之意。

二、文化象征意義 組合詞"桑榆煖"常見于古典詩詞,如清代《禦定詞譜》收錄作品中,多用于描繪三種意境:

  1. 自然景象:黃昏時分的和煦餘晖
  2. 人生階段:晚年生活的安甯恬適
  3. 情感狀态:暮年相守的溫暖情誼

該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于文學創作和特定方言區,北方部分地區仍用"桑榆暖"形容老人晚景安康。其文化内涵體現了漢語"以景喻情"的典型特征,符合《漢字文化學導論》(王甯,2018)中提出的"自然意象人格化"構詞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桑榆煖”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āng yú nuǎn,其含義與“桑榆暖”相同,主要用于比喻晚年生活的幸福與安甯。以下是詳細解析:

1.詞義拆解與意象來源

2.基本含義

該成語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對晚年生活的美好期許,常形容年老時家庭和睦、生活無憂的狀态。例如唐代詩人陸遊曾用“歸逐桑榆暖”表達對晚年歸隱生活的向往()。

3.使用場景

4.文化淵源

該詞源自古代詩文,如唐玄宗《續薛令之題壁詩》中“任逐桑榆煖”,以及宋代範成大詩中“霜後鲈魚也自肥”的典故,均以自然景象隱喻晚年生活的滿足()。

5.注意事項

“煖”為“暖”的異體字,現代漢語中多寫作“桑榆暖”,但兩種寫法含義相同()。

别人正在浏覽...

白葛保胎貶撤檦枺炳如承接尺波電謝饬查出岔子春夫撺聳當抵惇懿趸願鵝溪蠒凡火分剓附帶膏劑貢譯卦變恨入骨髓後晉堠子黃鴉回奉講劘椒口教演劫國記分冊驚嘷金鷄獨立矜原卷藏卷款良好吏部眠龍團盧梭門館綿笃木皇潑黛旗旛請粟茕然臞臞傷毀壽酒樞中肆通宿齋叨陪帖服通道外引鑲滾憲極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