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卦變的意思、卦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卦變的解釋

謂因爻變而引起卦象的變化。占卦者可于互卦之外,兼取變卦内的爻辭。 三國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緻五行。” 李鏡池 《周易探源·左國中易筮之研究》:“從本卦中以兩爻交易而得一卦之‘卦變’,與從揲蓍的從此卦變至彼卦之‘變卦’自然不同。”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卦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卦變是《周易》中的核心概念,指卦與卦之間的動态聯繫與變化,其解釋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卦變指因爻的變動(陽爻變陰爻或反之)導緻整個卦象發生變化,形成新的卦體。例如占卜時若某爻發生變動,需結合原卦(本卦)和變卦的爻辭綜合解卦。

二、在周易體系中的作用

周易六十四卦通過卦變構成首尾連貫的嚴密系統。每個卦代表事物發展的特定階段,卦變則體現不同階段間的轉化邏輯,如同環環相扣的鍊條。

三、實質與根源

  1. 實質:是爻、位、時的全面變化,包含爻的性質、位置及所處時間維度的綜合調整。
  2. 根源:源于“三道”綜合作用:
    • 地道:爻的質、量、位置差異奠定變化基礎;
    • 天道:時間差異賦予變化現實性;
    • 人道:主觀能動性成為變化推動力。

四、傳統學說的應用例證

漢代荀爽提出“乾升坤降”理論,認為乾卦九二爻應升居坤卦五爻之位,坤卦六五爻應降居乾卦二爻之位,以此解釋卦變規律,成為卦變學說的典型範例。

卦變不僅是爻變引發的表象改變,更是周易哲學中事物發展規律的抽象表達。通過理解卦變,可深入把握周易“變易—不易—簡易”的三易思想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卦變的含義

《卦變》是一個常見的詞彙,源自古代中國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它用來描述世界的變化和發展,意味着一種無常的、不可預測的變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卦變》由兩個部首組成:蔔(bǔ)和心(xīn)。它的筆畫數為八畫。

來源

《卦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老子的《道德經》中。老子認為世界是由兩種相反的力量組成的,這些力量相互作用以産生各種變化。《道德經》中使用了卦變這個詞來描述這種變化的本性。

繁體

繁體字中《卦變》的寫法是「卦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卦變的漢字寫法有些不同。它的古代寫法是「蔔昜」。蔔為卦名之意,昜為變動之意。

例句

1. 世事卦變,無常是人生的常态。

2. 風雲變幻,卦變無常。

組詞

1. 卦象:描述卦的形象和象征意義。

2. 卦辭:解釋和闡述卦的意義和涵義的文字。

3. 變化:指事物發生的變動和演化。

近義詞

1. 變化:表示事物發生了改變。

2. 變動:描述事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移動和變化。

3. 變遷:指事物在曆史上的演變和發展。

反義詞

1. 固定:表示事物保持不變,沒有變化。

2. 固态:指物質處于固态,沒有流動和變化。

3. 不變:表示事物一成不變,沒有任何改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