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桑榆煖的意思、桑榆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桑榆煖的解释

见“ 桑榆暖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桑榆煖"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文学意象词汇,其含义需从构词结构和文化象征两个层面解析:

一、构词解析 "桑榆"出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收录的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日落时分照在桑树、榆树上的余晖,后比喻晚年时光或事物后期阶段。据《辞源》(第三版)考据,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冯异传》。

"煖"为"暖"的异体字,《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标注其音义同"暖",指温度适宜的状态,引申为温馨、安适之意。

二、文化象征意义 组合词"桑榆煖"常见于古典诗词,如清代《御定词谱》收录作品中,多用于描绘三种意境:

  1. 自然景象:黄昏时分的和煦余晖
  2. 人生阶段:晚年生活的安宁恬适
  3. 情感状态:暮年相守的温暖情谊

该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于文学创作和特定方言区,北方部分地区仍用"桑榆暖"形容老人晚景安康。其文化内涵体现了汉语"以景喻情"的典型特征,符合《汉字文化学导论》(王宁,2018)中提出的"自然意象人格化"构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桑榆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āng yú nuǎn,其含义与“桑榆暖”相同,主要用于比喻晚年生活的幸福与安宁。以下是详细解析:

1.词义拆解与意象来源

2.基本含义

该成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许,常形容年老时家庭和睦、生活无忧的状态。例如唐代诗人陆游曾用“归逐桑榆暖”表达对晚年归隐生活的向往()。

3.使用场景

4.文化渊源

该词源自古代诗文,如唐玄宗《续薛令之题壁诗》中“任逐桑榆煖”,以及宋代范成大诗中“霜后鲈鱼也自肥”的典故,均以自然景象隐喻晚年生活的满足()。

5.注意事项

“煖”为“暖”的异体字,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桑榆暖”,但两种写法含义相同()。

别人正在浏览...

骜然百和白跑一趟百世流芳豹文背反表白表表并亲拨喇喇不可分侧近称耗穿腹大筑都头赋咏干将莫邪国帑和布厚亡淮服鹘兀贱目贵耳践弃建竪家羽惊鸣浚导拘神遣将窟栊鵾鸡辣丁文靓严淩虐蒙童迷登南辕屏毗洽畅千金不换乞教穷冗诎指戎门三覆山纹实度十进制时伦水家素地损益表潭隩陶泄苇塘微瑕无何有无餍相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