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琴。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 宋 蘇轼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詩:“賴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
“三尺桐”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指代古琴,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琴形制或蘇轼詩作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學解析類資料。
《三尺桐》是一個成語,意為三尺長的桐樹。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十,筆畫數為十五。這個成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三尺桐」。
《三尺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時期的文學作品《世說新語》。故事中,一位名叫劉貞明的人在庭院種植了一棵桐樹,不久後,這棵桐樹長得有三尺高。盡管它隻有短短的三尺,但是卻十分玲珑剔透,給人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因此,人們用“三尺桐”來形容外表雖小卻異常精緻可愛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三尺桐》的寫法與簡體字沒有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一些差别。以《世說新語》中記載的寫法為例,「三尺桐」的桐字寫作「潼」,頭上有草字頭。這種寫法與現代漢字中的「桐」相似,可見字形演變的過程。
以下是一些使用《三尺桐》的例句:
1. 他的字寫得像一棵三尺桐,每個字都精雕細琢。
2. 這幅畫雖小巧,但每一筆都展現出了三尺桐的精緻之美。
《三尺桐》的組詞可以有「三尺桐形」、「三尺桐色」、「三尺桐樣」等。近義詞可以有「玲珑剔透」、「精美細緻」;反義詞可以有「粗糙普通」、「平庸無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