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評,褒揚。《後漢書·黨锢傳序》:“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清 黃宗羲 《陸文虎先生墓志銘》:“一時士大夫聽其談論,皆以為 陳同甫 、 辛幼安 復出。 吳 楚 名士方招羣植黨,互相題拂,急先生者愈甚。” 章炳麟 《箴新黨論》:“彼其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兩者對校,未見舊之必劣而新之必優。”
“題拂”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主要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題拂”指品評、褒揚,常用于對人物或事件的評價。該詞由“題”(題寫、評論)與“拂”(引申為彰顯、揄揚)組合而成,強調通過語言或文字進行公開的贊揚或批評。
“拂”單獨使用時含義多樣: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對曆史文化的描述,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其核心是通過語言或行為公開表達對人事的評價,兼具褒揚與批判的雙重性。
《題拂》是一個漢字詞組,表示“寫在透明紙上”的意思。拂,這裡是稱謂敬詞,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題拂》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心”。它總共有10畫。
《題拂》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寄丘員外》詩中:“題拂寄丘十二員外。”意思是将詩寫在透明紙上寄給丘員外。
繁體字“題拂”與簡體字“題拂”同義,都表示同一含義。
古時候,“題拂”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形狀稍有差異的字體。但無論怎樣寫,“題拂”的意義仍然相同。
1. 他将心中的思念用筆寫在題拂上,希望能傳達給遠方的朋友。
2. 我看到桌上有幾張題拂,猜想這是老師給我們留下的書寫練習。
題詞、拂塵、題跋
透視、透紙、透明紙
不透明、不透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