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怠斁的意思、怠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怠斁的解釋

怠惰厭倦。《明史·馮從吾傳》:“勵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怠斁”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ài yì,屬于古文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出現。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引證與用法

《明史·馮從吾傳》中的例句:“勵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這裡通過對比“勵精”(振奮精神)與“怠斁”,強調懈怠帶來的負面影響。

相關說明

  1. 近義詞:怠惰、懈怠、厭倦。
  2. 適用語境: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罕見。
  3. 結構特點:屬于并列式複合詞,“怠”與“斁”意義相近,共同強化消極情緒。

若需進一步分析古文例句或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明史》等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怠斁的意思

怠斁(dài d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懶散、懈怠或者消極怠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怠斁由兩個部首組成,怠由心部和殳部組成,斁由方部和兣部組成。怠的部首心表示與心理相關,殳表示手,指向人的意願。斁的部首方表示不規矩,兣表示牆,指向亂。

怠的筆畫數為9,斁的筆畫數為12。

來源

怠斁都是古代出現的字詞,沒有确切的來源。怠在古代字典《說文解字》中,是指失去勇氣和不再堅持的狀态。斁在古代字典中的解釋是放下、抛掉,指對事不再負責。

繁體字

怠斁在繁體中分别寫作怠蕩(dài dàng),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怠斁的方式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怠在古代寫作駘,斁在古代寫作㝏或䯁。

例句

他怠斁了整個下午,沒有完成任何工作。

在即将到來的考試中,怠斁是學不好的。

組詞

怠惰、怠倦、怠工、懶怠、懈怠

近義詞

懶散、偷懶、敷衍、懶惰。

反義詞

奮發、積極、努力、勤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