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玉節。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周禮·地官·調人》:“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 孫诒讓 正義:“凡玉節,通謂之瑞節。”《左傳·文公十二年》:“﹝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緻諸執事,以為瑞節,要結好命。”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夫瑞節者,有五種:一曰鎮圭,二曰牙璋,三曰穀圭,四曰琬圭,五曰剡圭。”
(2).指瑞與節。《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贄币瑞節以鎮之。” 韋昭 注:“瑞,六瑞。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六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節,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道路以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為之。”《通典·職官三》:“符寶郎: 周 官有典瑞掌節二官,掌瑞節之事。”參見“ 六瑞 ”、“ 六節 ”。
(3).謂顯示吉慶之時節。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慶改號啟》:“嘉生蠲慶,風雲瑞節。”
瑞節,漢語複合詞,由“瑞”與“節”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象征吉祥、信用的符信或時節。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釋:
本義:玉制的信物符節
引申義:吉祥的時節或節氣
“瑞節”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
權威參考來源:
(注:由于提供真實有效且直接對應“瑞節”詞條的線上詞典鍊接較為困難,且經典辭書如《漢語大詞典》主要提供紙質版或需授權的數據庫訪問,故此處僅列出公認的權威辭書名稱及出版社作為參考來源,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瑞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玉制符節
指古代朝聘時作為憑信的玉制符節,象征權力與信物。例如《周禮·地官·調人》提到:“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唐代蘇鹗在《蘇氏演義》中進一步細分了五種瑞節類型:鎮圭、牙璋、穀圭、琬圭、剡圭。
瑞與節
分開指代兩種禮器:“瑞”為象征吉祥的玉器(如圭、璧等),“節”為符節(如虎節、龍節等),合稱“瑞節”。《國語·周語上》記載周代用“贽币瑞節”以示等級與權威,不同身份或地域對應不同的瑞與節(如諸侯執圭、澤國用龍節等)。
吉慶時節
引申為顯示祥瑞或吉慶的時節。南朝梁代江淹在《建平王慶改號啟》中寫道“嘉生蠲慶,風雲瑞節”,即通過自然現象(如風調雨順)來象征吉祥的時節。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周禮》《國語》等典籍,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
隘局把袂背判賓貢逋惰參互長短歌産牧楚嬌麤悍村壯對比效應對國芳苞飯丸發豎非聖附事高而富球歌樂綸巾恒語何異蕙茝建倉兼韻嬌柔交帳解濟荊薪金鐘罩覺非枯尅良萌栗烈觱發流會論批女大當嫁龐兒邳張千裡客清晏親遇瓊林玉質群衆運動驅羊舊節容置三神尚儀傻心眼沈伏收功水合束溼鎖闩探口氣田遊妥當挽夫香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