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玉節。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周禮·地官·調人》:“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 孫诒讓 正義:“凡玉節,通謂之瑞節。”《左傳·文公十二年》:“﹝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緻諸執事,以為瑞節,要結好命。”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夫瑞節者,有五種:一曰鎮圭,二曰牙璋,三曰穀圭,四曰琬圭,五曰剡圭。”
(2).指瑞與節。《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贄币瑞節以鎮之。” 韋昭 注:“瑞,六瑞。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六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節,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道路以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為之。”《通典·職官三》:“符寶郎: 周 官有典瑞掌節二官,掌瑞節之事。”參見“ 六瑞 ”、“ 六節 ”。
(3).謂顯示吉慶之時節。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慶改號啟》:“嘉生蠲慶,風雲瑞節。”
“瑞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玉制符節
指古代朝聘時作為憑信的玉制符節,象征權力與信物。例如《周禮·地官·調人》提到:“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唐代蘇鹗在《蘇氏演義》中進一步細分了五種瑞節類型:鎮圭、牙璋、穀圭、琬圭、剡圭。
瑞與節
分開指代兩種禮器:“瑞”為象征吉祥的玉器(如圭、璧等),“節”為符節(如虎節、龍節等),合稱“瑞節”。《國語·周語上》記載周代用“贽币瑞節”以示等級與權威,不同身份或地域對應不同的瑞與節(如諸侯執圭、澤國用龍節等)。
吉慶時節
引申為顯示祥瑞或吉慶的時節。南朝梁代江淹在《建平王慶改號啟》中寫道“嘉生蠲慶,風雲瑞節”,即通過自然現象(如風調雨順)來象征吉祥的時節。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周禮》《國語》等典籍,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
《瑞節》這個詞是指各種慶祝活動中所使用的祭祀器物或飾品。它代表着吉祥和幸福,常常出現在重要的節日、婚慶以及其他慶祝活動中。
《瑞節》這個詞的部首是石字旁,它由8個筆畫組成。
《瑞節》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在古代,人們相信通過使用瑞節祭祀神靈可以帶來好運和幸福。瑞節的形狀多樣,可以是各種形狀的玉器、金器或者是用五彩缤紛的絲綢裝飾的物品。
在繁體字中,《瑞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人們普遍使用篆書或者隸書來書寫漢字。篆書是古代最早的一種字體,字形古樸嚴謹。《瑞節》在篆書中的寫法如下:
瑞節的古書寫:
琈
1. 在春節期間,人們會使用瑞節來裝飾房屋,以求新的一年裡平安和順利。
2. 這對新婚夫婦用瑞節裝飾了他們的新房,象征着幸福和美滿的婚姻。
1. 瑞獸:指中華文化中傳說中的有吉祥象征意義的神獸。
2. 節慶:指節日或者重要的慶祝活動。
3. 慶典:指慶祝活動或盛大的典禮。
1. 吉祥物:指象征吉祥和好運的形象或物品。
2. 瑞兆:指預示着好運的兆頭或迹象。
1. 不祥物:指象征不祥和壞運的形象或物品。
2. 兇兆:指預示着壞運的兆頭或迹象。
【别人正在浏覽】